首页 > 骨科

骨质疏松患者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质疏松患者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根据你描述得情况来看:骨质疏松症是指各种原因所引来的全身性骨数量增加,骨小梁间隙减小,骨基质增加和重量减低,骨的机械强度降低致使非外伤性骨折,或轻微外力即可再次发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种临床诊断综合征。一般是有影像学上表现出密度减低,疏松,摔伤后难以结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内踝骨折多久能负重

脚内踝骨折一般需要6到12周才能进行负重,但具体时间需根据骨折的程度、治疗方式以及个体恢复情况而定。医生通常会通过影像检查来确认骨折愈合情况,建议逐步恢复负重,以免加重病情。以下是关于脚内踝骨折的恢复过程和注意事项的详细分析。 1、骨折恢复的时间因素 脚内踝骨折的恢复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1骨折程度:简单骨折如无移位的闭合性内踝骨折通常恢复较快,而复杂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移位性骨折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甚至手术干预。 2治疗方式: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通常需要至少6周时间才能开始轻微负重,手术固定如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可能缩短初期恢复期,但仍需要9-12周的时间完全愈合。 3个人体质:如年龄、骨密度及生活习惯等因素会影响骨骼愈合速度。年轻人或健康的个体恢复相对较快,而老年人或存在骨质疏松的人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2、不同阶段的恢复特点和注意事项 1急性期1-2周:主要以消肿和固定骨折部位为主。此时不可负重,应严格遵医嘱固定脚踝,保持抬高患肢以减少肿胀。冰敷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2修复期3-6周:此时骨折部位逐渐愈合,但尚未完全恢复强度,仍需借助拐杖或石膏支具来转移大部分体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做一些轻微的脚趾和踝关节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 3恢复期6-12周:骨骼愈合接近完成,可以逐步增加患脚的负重。此时建议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平衡训练、跖屈和背伸活动,以便逐步恢复正常步态。 3、注意事项与日常建议 1饮食调理: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例如食用奶制品、鱼类、鸡蛋,以及多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骨骼愈合。必要时可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2避免强行负重:未经过完全愈合的患部强行负重可能导致再次骨折或延缓恢复时间,需严格听从医生建议逐步增加负重。 3固定器具使用:如需佩戴护踝或石膏,注意定期复查,确保骨骼愈合良好,并及时调整或更换固定器具。 脚内踝骨折的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需要6到12周才能负重。患者应耐心遵医嘱,避免过早恢复运动,同时重视饮食营养和日常康复训练,以尽快恢复足部功能和活动能力。任何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确保康复过程顺利推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