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怀孕时出现疝气需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应对方式,轻微症状可通过佩戴孕期疝气托带缓解,症状明显或伴随并发症则需及时就医评估,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1怀孕期间疝气的原因
疝气是指腹腔内器官或组织通过薄弱点或缺损部位突出到腹腔外的情况,怀孕期间容易发生疝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生理因素:孕期随着胎儿发育,子宫增大对腹部的压迫增加,使腹腔压力显著升高。如果腹壁存在薄弱点如疝环未闭合,就更容易引发疝气。
激素变化: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会使肌肉、韧带变得松弛,尤其是腹部肌肉支撑力下降,进一步加大了发生疝气的风险。
既往病史:一些女性可能在怀孕之前就已经有隐性疝气,怀孕时症状可能加重。
2怀孕期间疝气的处理方法
怀孕期疝气并不罕见,大部分情况下是轻微症状且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缓解,但如果发展严重,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佩戴孕期疝气托带:这种专门设计的托带可以有效支撑突出部位,减少不适和并发症风险。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托带型号。
调节姿势和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平时可以尝试采取左侧卧位,帮助缓解腹内压力;同时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情况加重腹腔压力。
营养和体重管理:孕期体重增长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身体负荷过重而加重腹部压力。饮食中多选择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以防便秘。
手术治疗:若疝气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发肠梗阻时,手术通常不可避免。在孕中期怀孕4~6个月进行疝修补术相对安全,但手术决策需由产科和外科医生共同评估。
3疝气的预防建议
怀孕前应注意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例如通过日常锻炼如瑜伽、普拉提等提高腹肌强韧性;同时注意保持健康体重,减少怀孕后腹内压过高的风险。
孕期的疝气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如果疝气部位出现发红、剧烈疼痛等异常现象,需第一时间就医评估。通过适当的非手术干预,绝大部分孕妇可以安全度过孕期,但对于严重情况,及早处理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