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银屑病和荨麻疹的区别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银屑病和荨麻疹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邸立君
邸立君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银屑病和荨麻疹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从发病机制、皮肤表现和治疗方式上都有明显差别。银屑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荨麻疹多因过敏反应引起,快速辨别两者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
1、皮肤表现的区别
银屑病的典型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并伴有银白色鳞屑,常发生在肘部、膝盖和头皮等部位;荨麻疹则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即表面隆起的局限性红斑,形状不一,部位不固定,消退后不留痕迹。银屑病常伴随慢性瘙痒感,且症状反复发作;而荨麻疹的瘙痒感通常较为剧烈,但风团出现和消退较快,可能几小时内自然缓解。
2、病因的区别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涉及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家族中有银屑病病史、免疫紊乱、压力过大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荨麻疹多由过敏反应引起,比如对特定食物如海鲜、坚果、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或外部刺激如冷空气、花粉过敏,也可能因感染如病毒、细菌或免疫系统异常所致。荨麻疹的病因复杂,但发病过程通常较短。
3、具体治疗方法
对于银屑病,治疗以控制病情为主,一方面可以使用局部药物治疗,如外用糖皮质激素或维生素D3衍生物;严重时可使用光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药物方面也可通过系统性治疗,如使用甲氨蝶呤、阿普斯特或生物制剂。荨麻疹则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包括避免过敏原和使用抗组胺药,例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如果症状严重可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针对慢性荨麻疹还可以使用奥马珠单抗抗IgE单抗进行治疗。
银屑病多属于慢性疾病,常需长期治疗和管理;荨麻疹以急性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在数周内可自愈。对于任何皮肤症状难以判断或持续加重的情况,应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尤其是风团伴有严重全身症状或者红斑范围扩大的情况,都可能提示其他潜在疾病,应进一步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皮肤瘙痒起疙瘩,越抓越多,怎么办是好

小孩皮肤瘙痒起疙瘩越抓越多可能是由过敏、湿疹、虫咬、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应避免抓挠,尽早采取止痒和消炎措施,并根据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包括护肤、药物干预或环境调整等。 1、可能的原因分析 过敏反应:常见于接触性过敏如植物、洗涤剂等、食物过敏或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花粉。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红疹、瘙痒,抓挠会导致皮肤损伤,加重过敏症状。 湿疹:婴幼儿湿疹较为常见,皮肤干燥、红肿且呈现瘙痒感。湿疹反复抓挠会导致局部出现液体渗出或感染。 虫咬:如蚊虫叮咬,可引起皮肤红肿、丘疹,伴随强烈瘙痒。 感染性疾病:如某些病毒性、细菌性或真菌性皮肤感染会引发丘疹或红斑,同时伴有瘙痒。如果未能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或溃疡。 其他因素:冷热刺激、不良的皮肤护理产品或衣物摩擦也可能让儿童皮肤敏感,产生瘙痒及疙瘩。 2、应对皮肤瘙痒的具体措施 避免抓挠:家长可给儿童修剪指甲,或佩戴小手套,防止抓挠引起破溃感染。 皮肤护理:使用温和不含刺激成分的保湿产品,针对湿疹或过敏等情况可选用含神经酰胺的护肤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 药物干预:若症状较轻,可使用炉甘石洗液涂抹止痒;若瘙痒较严重,应遵医嘱使用含低浓度激素的药膏如1%氢化可的松,或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口服液缓解过敏反应。 改善环境:若是外界吸入性过敏原,如灰尘或花粉,需注意减少诱因,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衣物选择柔软透气材质,避免使用染料或香料过重的洗涤剂。 就医处理:如果瘙痒和疙瘩持续加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精神差等,需要尽快前往皮肤科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特殊疾病如荨麻疹。 3、家庭中的预防建议 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牛奶、花生等;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提高免疫力。 避免孩子在潮湿、过于炎热的环境中久留,注意勤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特别注意幼儿时期的皮肤敏感性,洗澡时不用过高温度的水,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脂流失。 若小孩皮肤瘙痒起疙瘩反复发作或影响到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寻找具体病因并规范治疗,避免因抓挠引发二次感染及病情加重。家长不仅要做好症状处理,还要关注环境及饮食等相关因素,从源头上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