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38.5℃需要服用退烧药,但更重要的是判断体温升高的原因和个人的身体状态,同时配合适当的物理降温和观察症状。若有其他不适或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
1为什么38.5℃需要吃退烧药
人体发烧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自然反应,通常38.5℃为一个分界点。这是因为高热可能增加身体代谢负担,对心肺功能较弱的人群甚至可能有风险。38.5℃以上的体温可能带来明显的不适,如头痛、全身酸痛、心悸等,影响日常生活,所以会建议服用退烧药以缓解症状。
常用的退烧药包括:
布洛芬:适用于发热伴有炎症或者疼痛症状的情况,每次剂量应参照药物说明书或避免过量。
对乙酰氨基酚:常用的退热药物,相对温和,但要避免频繁用药。成人一般每次500-1000mg,间隔4-6小时使用。
双氯芬酸钾:针对高热且其他药物效果不足的情况下偶尔使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物理降温的重要性
在服用退烧药的同时,可配合物理降温,比如:
温水擦拭:用毛巾蘸取37℃左右的温水擦拭腋下、额头、四肢,帮助散热。
冰袋冷敷:将冰袋放在额头帮助降低体温,但不建议针对婴幼儿或长时间使用,以免引起不适。
3引起体温升高的原因及解决
超过38.5℃的高热通常由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细菌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如中暑、过敏反应引起。如果除了发热还伴随咳嗽、咽痛、寒战等症状,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此时需注意多饮水和补充维生素C,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抗感染药物。如果体温久居高不下,甚至超过39℃,要警惕更严重疾病如肺炎、流感、炎症性疾病或罕见病,及时就医筛查。
38.5℃服用退烧药可有效缓解不适,但解决发热根源更为重要。平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若高热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尽早寻求医治,避免病情恶化或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