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引起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严重的,因为它可能导致剧烈腰背疼痛、身形改变或活动受限,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进一步诱发慢性疼痛、脊柱变形甚至瘫痪。其严重程度取决于骨折的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需尽早干预治疗。
1、骨质疏松与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关系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密度下降、骨强度降低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导致骨骼容易在轻微外力或日常活动下发生骨折。腰椎作为支撑身体重量的重要部位,在骨质疏松影响下特别容易受到损害,致使椎体从垂直方向出现压缩性塌陷。骨折后患者可能感觉到突然的腰背疼痛,经常是坐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平躺时稍有缓解。然而,若未及时处理,疼痛会转为慢性,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2、应对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方法
药物治疗是基本手段,可选择以下三类药物:
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可以有效抑制骨骼中的钙流失。常见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
促进骨生成药物:如特立帕肽,这种药物模拟人体甲状旁腺激素,帮助重建骨骼组织。
钙剂和维生素D:通过补充基础营养素,促进骨代谢健康,从而间接预防进一步骨折。
对于严重骨折可以考虑手术干预:
椎体成形术PVP:通过注射骨水泥来修复骨折部位,有效缓解疼痛并重塑椎体高度。
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相比成形术,更适应于高程度骨折,能进一步恢复椎体形态。
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伴有脊髓压迫或神经损伤的患者。
康复训练和生活管理也不可忽视。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例如“小燕飞”动作,提高脊柱稳定性;同时避免大幅度弯腰或抬重物等高危动作。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例如奶制品、三文鱼和豆制品。
骨质疏松引起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应当引起重视。一旦确诊,患者需按照医嘱积极接受治疗,同时在康复中主动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二次骨折或相关并发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