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肾衰多尿期不治疗会怎么样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衰多尿期不治疗会怎么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凤英
王凤英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肾衰多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及病情恶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终末期,危及生命。多尿期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阶段,及时干预可以延缓疾病进展、稳定病情,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可能的健康风险
肾衰多尿期是因为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造成的,尽管尿量增多,但肾脏排毒能力显著下降。此阶段未加治疗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多尿易导致体液流失,大量钾、钠、钙等电解质排出,可能引发低钾血症或酸碱失衡,出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营养流失与酸中毒:尿量增多导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过量流失,会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酸中毒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
病情恶化:肾功能进一步受损,病情进入尿毒症阶段,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心衰、脑血管事故等,对生命构成威胁。
2治疗方法
针对肾衰多尿期需及时采取综合治疗以控制病情,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饮食调控:每日需摄入按医生建议计算的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钠和钾的摄入;同时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防营养不良。
药物治疗:①补充电解质,如口服或静脉补钾来防治低钾;②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③必要时应用利尿剂以促进排毒功能。
病因治疗:消除肾功能损害的诱因,例如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可延缓肾小管病变。
3生活习惯与预防
调整生活方式对于该阶段的患者至关重要:①每日饮水量应根据医生建议适当控制;②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生素;③定期监测电解质、尿量和肾脏指标如肌酐,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
及时治疗肾衰多尿期能有效避免病情快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若怀疑或已确诊慢性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全面的治疗计划,确保肾功能稳定并延长健康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蛋白2+怎么办

尿蛋白2+通常提示肾脏可能存在异常功能,需要尽早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防止肾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1.尿蛋白2+的可能原因 尿蛋白2+可能由以下几类原因引起: 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压力、发热等短期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尿蛋白短暂性升高,多为一过性,通常无需特别治疗。 病理性因素:常见于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它也可能发生在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伤、感染性肾炎等情况下。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也可能导致尿蛋白的产生。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可能诱发肾脏负担加重,使尿蛋白增加,例如某些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2.针对尿蛋白2+的治疗方法 调整生活方式:对于生理性尿蛋白,重点在于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和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尿蛋白的恢复。如果近期剧烈运动后发现尿蛋白,可暂停高强度活动,观察数天尿蛋白是否恢复正常。 药物治疗:对于病理性尿蛋白,需要按病因选择药物,例如: 肾炎类疾病:应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控制炎症,必要时辅以免疫抑制剂。 高血压引起的尿蛋白:可使用肾保护药,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糖尿病肾病:控制血糖和纠正代谢紊乱是关键,可联合使用降糖药、胰岛素和降血压药。 饮食管理:控制蛋白摄入量,每日蛋白质摄入一般建议在0.8g/kg体重以下。推荐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同时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肾脏负担,日摄入量应控制在2g以内。 高风险患者:如长期尿蛋白未缓解,应尽早就医,通过肾脏超声、肾功能检测,以及可能需要的肾活检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 尿蛋白2+不可忽视,尤其是持续超过数日或伴随其他症状如水肿、高血压等时,应及早就医明确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减少尿蛋白漏出,避免肾脏功能进一步受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