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失眠睡不着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生活习惯问题、生理或疾病因素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必要时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改善。
1、心理因素:压力、焦虑与抑郁
心理问题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长期的压力可能使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大脑处于“高度警觉”状态,难以入睡。焦虑的人可能反复思考问题,陷入“越想越睡不着”的困境,而抑郁则可能造成睡眠节律紊乱。
应对措施:
每晚睡前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让身心更平静。
如果压力过大,尝试向朋友倾诉或咨询心理必要时可以接受行为认知疗法CBT-I。
2、不规律的作息与不良睡眠习惯
熬夜、习惯依赖电子设备如睡前刷手机、睡前大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都会影响睡眠质量。这些坏习惯可能打乱生物钟运行,减轻体内褪黑素的分泌,导致长期睡眠障碍。
应对措施:
建立规律作息,尽量每晚在固定的时间上床,早上固定时间起床,即使周末也应如此。
睡觉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保持环境安静昏暗。例如将卧室窗帘拉上,减少光线干扰。
避免晚上喝咖啡、茶或能量饮料,建议饮用温牛奶或蜂蜜水,帮助身体更快进入放松状态。
3、生理和疾病因素
一些身体疾病或生理状态也会导致失眠。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会加速机体代谢,导致睡眠困难;更年期女性因为激素波动容易睡眠质量下降;慢性疼痛患者或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可能因夜间不适而频频醒来。
应对措施:
针对甲亢等疾病,须尽快咨询内分泌科接受规范治疗;更年期女性可尝试补充植物雌激素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激素药物缓解症状。
如果是疼痛或胃食管反流问题,可服用布洛芬等镇痛药需遵医嘱或胃酸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改善情况。
4、外部环境对睡眠的影响
过于明亮的光线、嘈杂的环境或不舒适的床铺可能干扰睡眠。长期处于不理想的睡眠环境,也会逐渐形成习惯性失眠。
应对措施:
睡眠房间保持安静、干净,并调控适宜的温度约20℃-23℃。
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定期更换寝具保持清洁,提升睡眠舒适度。
解决失眠问题需要找到最核心的原因,可以从心理干预、生活习惯改善和治疗原发疾病多方入手。如果经过调整仍无法改善样,可以尽早就医,避免慢性失眠对生活和健康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良好的睡眠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功能,还对心理平衡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