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长期拔罐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特别是操作不当或频率过高时,可能引发皮肤损伤、瘀血以及免疫系统异常等问题,建议适度使用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1、皮肤损伤与瘀血
拔罐会使皮肤局部产生真空负压作用,如果长期频繁进行,可能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皮肤上的瘀血虽然是拔罐后的常见现象,但过度频繁使用可能引起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瘀斑色素沉着,甚至引发皮肤感染。如果皮肤出现明显破溃或疼痛,应暂停拔罐,并及时清洁和消毒患处。
2、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和免疫力下降
拔罐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来改善气血循环,但长期频繁拔罐可能使机体处于持续应激状态,干扰身体自然的自我修复机制。免疫系统负担过重可能引发疲劳、易感染等症状,尤其是免疫功能较低的人群。
3、内科隐患: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
拔罐会通过负压作用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但这种快速的生理变化可能对一些有心血管或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带来风险,出现头晕、心率不稳、头痛等不适症状。这类高风险人群需谨慎拔罐,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进行。
建议:如何合理使用拔罐保护健康?
适度拔罐可以缓解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但需注意频率和方法。一般建议每次疗程控制在10-15分钟,间隔5-7天,每月不超过4次。选择正规机构和有资质的专业人士操作,注意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如头晕、心悸、皮肤损伤,需立即就医。
拔罐作为一种传统疗法有其作用,但不可过度依赖,需科学理性看待身体反馈,发现不适及时调整方案。健康管理应综合运动、饮食、心理等多方面协调进行,避免单一疗法的过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