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是什么?为什么会断?

跟腱是人体最粗壮的肌腱,连接小腿三头肌和跟骨,负责足部跖屈动作。断裂多因突然发力、慢性劳损或外伤导致,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
1. 跟腱断裂的常见原因
突然剧烈运动如篮球起跳、羽毛球急停时,跟腱承受超过极限的拉力。长期跑步、登山等重复性运动导致慢性炎症,肌腱弹性下降。直接外伤如锐器切割或撞击也可能造成断裂。中老年群体因肌腱退化更易发生自发性断裂。
2. 典型症状与诊断方法
断裂时伴随剧烈疼痛和弹响,无法踮脚或行走。查体可见跟腱连续性中断,Thompson试验阳性。超声或MRI能明确断裂位置和程度,部分不完全断裂需与肌腱炎鉴别。
3. 急性断裂的应急处理
立即停止活动,采用RICE原则:休息制动,冰敷15分钟/次(每日4-6次),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按摩。
4. 治疗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适用于部分断裂,采用石膏固定踝关节跖屈位6-8周,配合口服塞来昔布消炎。完全断裂建议手术,包括开放式缝合(Krackow法)、经皮微创缝合或肌腱转位术。术后需穿戴步行靴4-6周。
5. 康复训练要点
拆除固定后从被动牵拉开始,使用弹力带进行踝泵训练。第8周起练习提踵,从双足过渡到单足。水中步行训练能减少关节负荷,3个月内避免爆发性运动。
6. 预防措施
运动前充分热身,重点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避免硬质场地训练。中强度运动后使用泡沫轴放松小腿肌群,每周累计运动量增幅不超过10%。
跟腱断裂的恢复需严格遵循阶梯式康复计划,早期手术干预配合系统性锻炼可使80%患者恢复运动能力。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足踝灵活性评估,运动时佩戴护踝可降低再断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