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过后拉肚子怎么办

婴儿发烧后出现腹泻多与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或肠道菌群紊乱有关,需及时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并观察病情变化。
1. 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可能同时引发发热和腹泻。病毒损伤肠黏膜导致吸收功能障碍,表现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可采集粪便样本送检病毒抗原检测,确诊后无需抗生素,重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母乳喂养需继续,奶粉喂养可换用无乳糖配方。
2. 药物使用影响肠道功能
退烧药如布洛芬可能刺激胃肠黏膜,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记录用药与腹泻的时间关联性,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帮助恢复菌群平衡,按说明书剂量服用5-7天。
3.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需警惕
肠黏膜受损后可能暂时性缺乏乳糖酶。观察大便是否带泡沫或酸臭味,检测粪便pH值和还原糖。暂时回避普通配方奶,选用水解蛋白奶粉或添加乳糖酶的母乳。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回常规饮食。
4. 家庭护理关键措施
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每次稀便后补充50-100ml。饮食选择苹果泥、焦米汤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果汁。体温超过38.5℃或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尿量减少时需急诊处理。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变化供医生参考。
婴儿腹泻期间需密切监测脱水体征,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多数病例3-5天自行缓解,持续超过1周需排查寄生虫感染或食物过敏等潜在原因。护理重点在于防止脱水和维持营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