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麻疹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低烧属于常见免疫反应,通常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处理方法包括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和必要时使用退烧药。
1. 疫苗反应机制
麻疹疫苗含减毒活病毒,接种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可能引起类似轻度感染的症状。体温升高是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表现,多数在37.5-38.5℃之间。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生率高于成人约15%-20%。
2. 家庭护理措施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2-24℃,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公斤体重每日需水量增加10-15ml,可选用口服补液盐。体温超过38.5℃时,对乙酰氨基酚按10-15mg/kg剂量使用,布洛芬5-10mg/kg,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
3. 就医指征
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需排除其他感染。出现40℃以上高热、抽搐或意识改变立即急诊。接种部位红肿超过5cm或出现化脓应伤口处理。早产儿、免疫缺陷患者接种后出现任何发热都需专科评估。
疫苗接种后发热是建立免疫保护的正常过程,正确护理可有效缓解症状。观察记录体温变化曲线,避免过度包裹和剧烈运动。合并湿疹、哮喘等特应性疾病儿童可提前准备退热方案。完成疫苗接种程序对预防麻疹至关重要,不应因短期发热反应放弃后续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