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恢复 剖腹产如何恢复看这便知

剖腹产后恢复需要关注伤口护理、饮食营养和适度运动,6-8周可基本恢复。关键措施包括保持伤口干燥、补充高蛋白食物、进行凯格尔运动等。
1. 伤口护理
剖腹产术后需每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使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淋浴时可用防水贴保护。若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医用疤痕贴能减少增生,建议持续使用3-6个月。
2. 饮食调理
产后前三天选择小米粥、烂面条等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每天保证60g优质蛋白摄入,鸡蛋、鱼肉、瘦肉都是优选。增加菠菜、猪肝等含铁食物预防贫血,哺乳期每日需额外补充500大卡热量。
3. 运动康复
术后6小时开始床上踝泵运动,24小时后尝试侧身翻身。第二周起可做腹式呼吸训练,每天3组每组10次。6周复查无异常后,从散步开始逐步恢复运动,避免卷腹等腹部发力动作。盆底肌训练应持续3个月以上。
4. 异常情况处理
恶露持续超过6周需排查宫腔残留,体温超过38℃可能提示感染。伤口愈合不良表现为持续渗液,需进行清创处理。产后抑郁发生率约15%,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应寻求心理干预。
剖腹产恢复是系统工程,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哺乳期继续补充复合维生素,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行为。记录恶露变化和伤口情况,42天产后检查评估子宫复旧状态。保持良好作息有助于整体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