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休克

低分子右旋糖酐通过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三大机制治疗休克,适用于失血性、感染性及创伤性休克。其作用关键在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稀释血液黏稠度,并抑制血小板聚集。
1. 扩充血容量
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为4万道尔顿,静脉输注后能快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每克药物可保留20-25ml水分在血管内,输注500ml约增加血容量1200ml,效果维持3-6小时。临床常用于急性失血早期,在配血过程中为抢救争取时间。需注意每日用量不超过1500ml,过量可能引发凝血障碍。
2. 改善微循环
药物分子可包裹红细胞表面,降低血液黏度达30%-40%,使血流速度提升50%以上。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减少红细胞聚集,特别适用于感染性休克导致的毛细血管淤滞。研究显示联合多巴胺使用时,可使微循环灌注量增加60%。
3. 抗血栓作用
右旋糖酐带负电荷的特性可抑制血小板黏附,阻断GPⅡb/Ⅲa受体活性。实验数据表明能使血小板聚集率下降40%-50%,预防DIC效果显著。对创伤休克伴脂肪栓塞病例,可减少微血栓形成风险70%以上。但需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