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中医分型辨证治疗

荨麻疹中医辨证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湿热型、血虚风燥型、气血两虚型五种类型,治疗需根据证型选用疏风散寒、清热祛湿或养血润燥等方药。
1. 风寒型荨麻疹表现为风团色白,遇冷加重,得暖缓解。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选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含麻黄、桂枝、白芍等成分。日常避免冷风直吹,可用生姜红糖水辅助驱寒。
2. 风热型常见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舌红苔黄,脉浮数。消风散为基础方,含荆芥、防风、蝉蜕等药材。饮食宜绿豆汤、金银花茶等清热饮品,忌食辛辣烧烤。
3. 湿热型多发于夏季,风团色红伴水疱,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选用茵陈蒿汤合五味消毒饮,含茵陈、栀子、野菊花等。建议薏苡仁粥食疗,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4. 血虚风燥型表现为风团淡红,干燥脱屑,夜间痒甚。舌淡苔少,脉细。当归饮子主之,含当归、川芎、生地黄等。可配合黑芝麻、核桃仁等坚果食疗,避免过度洗浴。
5. 气血两虚型多见于久病患者,风团反复发作,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玉屏风散合八珍汤加减,含黄芪、白术、熟地黄等。宜食山药、红枣等补益食材,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治疗荨麻疹需坚持辨证施治原则,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慢性期注重调理气血。服药期间忌食鱼虾蟹等发物,保持情绪稳定。症状持续超过6周者建议配合西医检查,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可能。典型病例显示,规范中药治疗3个月后,约65%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