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怎么办

胆汁反流性胃炎需抑制胆汁反流、保护胃黏膜、调节胃肠动力。主要与幽门功能失调、胃部手术、慢性胆道疾病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改善。
1. 幽门功能失调导致胆汁反流
幽门是控制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阀门,当其松弛或关闭不全时,胆汁可能逆流入胃。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会加重幽门功能障碍。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部黏膜充血、胆汁湖形成。
2. 胃部手术史引发反流
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可能破坏正常解剖结构。毕Ⅱ式吻合术后约30%患者会出现胆汁反流。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每日3次,餐后1小时服用。
3. 慢性胆道疾病诱发
胆囊炎、胆管结石等疾病会使胆汁分泌异常。胆总管压力增高时,胆汁易突破幽门屏障。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壁增厚、胆管扩张,需同时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方案:
促动力药: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
胆汁吸附剂:考来烯胺散4g每日2次,餐前服用
胃黏膜保护剂:瑞巴派特100mg每日3次,硫糖铝混悬液10ml每日4次
饮食管理要点:
早餐选择燕麦粥、蒸蛋羹等碱性食物
避免油炸食品、咖啡、薄荷等松弛幽门的食物
采用少食多餐原则,每餐控制在七分饱
生活方式调整:
餐后保持直立姿势至少30分钟
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
避免紧身衣物增加腹压
胆汁反流性胃炎需要综合治疗3-6个月,定期复查胃镜。合并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时,需每半年进行病理活检。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增加胃癌风险,出现呕血、黑便、消瘦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