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不好 脚会出现3个表现

肾脏功能异常时,脚部可能出现水肿、皮肤瘙痒和异常出汗三种典型表现,需结合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测及时排查病因,针对性调整饮食或药物治疗。
1. 水肿
肾脏是水分代谢的重要器官,肾功能下降会导致钠水潴留。脚踝和足背因重力作用最先出现凹陷性水肿,按压后皮肤回弹缓慢。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可能引发该症状。每日测量脚踝周长,控制食盐摄入在3克以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
2. 皮肤瘙痒
肾功能不全时磷元素排泄障碍,血磷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脚部皮肤可能出现顽固性瘙痒伴干燥脱屑,夜间症状加重。建议使用碳酸钙等磷结合剂,选择无皂基润肤霜护理,透析患者需保持血清磷低于1.78mmol/L。
3. 异常出汗
尿毒症患者常见足底多汗伴异味,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汗液尿素结晶可能形成"尿霜",需加强足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后涂抹含尿素软膏,严重者考虑血液透析清除毒素。监测血肌酐超过707μmol/L时需评估透析指征。
肾脏疾病进展隐匿,当脚部持续出现上述任一症状超过两周,应及时完成尿常规、血肌酐和肾脏B超检查。确诊患者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0.6-0.8g/kg/天,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