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肺结核的人该怎样做好预防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时,采取科学防护措施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关键措施包括隔离防护、环境消毒、增强免疫和早期筛查。
1.隔离防护是预防肺结核传播的首要环节。与患者共处时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单独使用餐具。接触患者前后用肥皂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需用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密封丢弃。
2.环境消毒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结核杆菌。患者居住房间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紫外线灯每日照射1小时可杀灭空气中90%的病原体,重点消毒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域。患者衣物床单用60℃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后单独清洗。
3.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结核菌感染。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A、D含量丰富的动物肝脏和深海鱼。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保持7-8小时优质睡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HIV感染者应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4.高危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患者同住的家庭成员、医护人员等密切接触者,应在暴露后8周进行筛查。若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低热、盗汗症状,需立即进行胸部X光检查。结核潜伏感染者可采用异烟肼单药或利福平联合异烟肼进行预防性治疗。
预防肺结核需要多管齐下,既要切断传播途径,也要增强自身抵抗力。所有防护措施需持续至患者结束抗结核治疗且痰菌转阴后3个月。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结核病的长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