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通过药物、非药物及手术方式控制发作频率并改善症状。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迷走神经刺激术、导管射频消融术等,具体方案需根据发作频率和心脏结构评估选择。
1.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基础治疗手段,适用于发作不频繁的患者。普罗帕酮通过阻断钠通道减慢传导,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房室结传导;维拉帕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2. 物理刺激疗法
发作时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终止心动过速。Valsalva动作要求深吸气后屏气并用力呼气,通过增加胸腔压力影响心脏自主神经;颈动脉窦按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单侧按压5-10秒可刺激压力感受器;面部冷刺激如冰水浸脸能激活潜水反射,使心率迅速下降。这些方法对70%的急性发作有效,但存在血管迷走性晕厥风险。
3. 导管射频消融
对于年发作超过3次或药物控制不佳者,射频消融可作为根治性治疗。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医生经血管插入导管至心脏异常电信号起源点,通过50-60℃高温破坏病灶。手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率超95%,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达90%,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主要风险包括心脏穿孔和房室传导阻滞,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需综合考虑发作特点与患者身体状况。偶发患者可优先尝试物理刺激配合短期用药,频繁发作或伴随晕厥者建议尽早评估射频消融指征。日常需避免咖啡因、酒精等诱发因素,定期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评估治疗效果,出现持续胸痛或意识丧失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