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典型患者的病程分期

关键词: #脑炎
关键词: #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典型病程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阶段,需根据分期采取抗病毒、对症支持及康复治疗。
1. 初期(1-3天)
患者突发高热(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及嗜睡。此阶段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需尽早确诊。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如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同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物理降温控制体温。
2. 极期(4-10天)
症状加重,出现意识障碍(昏睡至昏迷)、抽搐及脑膜刺激征。重症者因脑水肿引发呼吸衰竭。需紧急处理:
降颅压:20%甘露醇快速静滴
止痉:地西泮肌注或苯巴比妥钠静脉给药
呼吸支持: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
3. 恢复期(2周后)
体温渐降,神志转清,但可能遗留语言障碍或肌力下降。此期重点为神经修复:
营养神经:甲钴胺口服
高压氧治疗促进脑细胞代谢
针灸改善运动功能
4. 后遗症期(6个月后)
约20%患者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或智力减退。需长期康复干预:
运动疗法:器械训练恢复肌力
认知训练:记忆卡片、数字游戏
药物控制:丙戊酸钠预防癫痫发作
病程各期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极期死亡率可达30%,恢复期干预可减少后遗症。疫苗接种是预防关键,流行区儿童应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