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痛经是什么原因 痛经概述

痛经是女性月经期常见的下腹疼痛现象,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主要与前列腺素分泌异常、子宫收缩过强或妇科疾病相关。缓解方法包括热敷、药物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
1. 原发性痛经的生理机制
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F2α分泌增加,刺激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缺血性疼痛。年轻女性多见,疼痛通常从初潮后1-2年开始,持续2-3天。建议服用布洛芬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阻断80%以上的疼痛信号传导。
2. 继发性痛经的病理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期盆腔充血,异位内膜出血刺激腹膜引发剧痛。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肌层内膜组织增生,导致子宫体积增大3-5倍。慢性盆腔炎引发的输卵管粘连会加重经期坠胀感。这类情况需妇科超声确诊,必要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3. 缓解痛经的实用方法
非甾体抗炎药如萘普生应在疼痛发作初期服用。热敷下腹部可扩张血管,提高血流速度50%以上。瑜伽中的婴儿式体位能放松盆底肌肉。饮食建议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
4. 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
经期持续发热提示感染可能,出血量突然增多需排除子宫肌瘤。进行性加重的疼痛伴随不孕史,要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情况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妇科专科检查。
痛经管理需要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原因,持续72小时以上的剧烈疼痛或伴随异常出血时,应及时进行盆腔超声和CA125肿瘤标志物检测。保持月经日记记录疼痛规律,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