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术后介入治疗是什么

肝癌手术后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血管内操作进行的辅助治疗手段,旨在进一步清除残留癌细胞或控制肿瘤复发。这种治疗通常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术(RFA)和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1.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肝动脉,同时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使药物在肿瘤局部高浓度释放,同时阻断肿瘤的血供。这种方法适用于术后残留肿瘤或复发性肝癌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2.射频消融术(RFA):RFA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直接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术后小范围残留肿瘤或无法手术切除的病灶。RF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肿瘤效果尤为显著,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补充治疗手段。
3.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HAIC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持续注入肝动脉,使药物在肝脏内长时间保持高浓度,适用于术后多发性肿瘤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HAIC能够减少全身化疗的副作用,同时提高局部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肝癌手术后介入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大小、位置、肝功能状态等,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至关重要,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或转移。通过综合治疗手段,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