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杠铃卧推都能锻炼哪些部位

关键词: #锻炼
关键词: #锻炼
杠铃卧推主要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同时能增强核心稳定性。动作过程中肩胛骨、背部肌群及下肢也会协同发力,属于复合型力量训练动作。
1. 胸大肌
杠铃卧推的核心目标肌群是胸大肌,尤其是平板卧推时,胸肌中部承担主要发力。上斜卧推侧重胸肌上部,下斜卧推则针对胸肌下部。建议每周训练2-3次,每组8-12次,重量选择70%-85%1RM。
2. 三角肌前束
推起杠铃时,肩部前束辅助胸肌完成动作。过度依赖肩部可能导致肩关节压力过大,需注意沉肩、收肩胛骨。可结合哑铃前平举强化前束,避免代偿。
3. 肱三头肌
手臂伸直阶段,肱三头肌是主要发力肌群。窄距卧推(双手间距小于肩宽)能进一步强化三头肌。推荐搭配绳索下压或窄距俯卧撑进行针对性训练。
4. 协同肌群与稳定性
- 核心肌群:维持躯干稳定,避免腰部拱起。
- 背部肌群:肩胛骨后缩下沉可减少肩部损伤风险。
- 下肢:双脚踩实地面有助于力量传导,提升推举效率。
5. 动作变式与搭配
- 哑铃卧推增加动作幅度,激活更多肌纤维。
- 器械推胸适合新手,减少平衡需求。
- 俯卧撑可作为热身或辅助训练,强化胸部耐力。
杠铃卧推是提升上肢力量的黄金动作,但需注意动作规范以避免肩肘损伤。建议结合其他推拉训练(如引体向上、划船)平衡肌群发展,每周安排1-2天休息促进肌肉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