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怎么诊断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和血清学检测进行诊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血清学检测EB病毒抗体阳性是确诊依据。诊断需结合多方面检查结果,避免误诊。
1.临床症状观察。IM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咽炎、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肝脾肿大。发热通常持续1-2周,咽炎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最为明显。这些症状是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
2.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是诊断IM的重要方法。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超过10%具有诊断意义。血常规检查有助于与其他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
3.血清学检测。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是确诊IM的关键。急性期患儿IgM-VCA抗体阳性,恢复期IgG-VCA抗体阳性。EB病毒DNA检测也可辅助诊断。血清学检测可明确病因,避免与其他病毒感染混淆。
4.其他辅助检查。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提示肝脏受累。超声检查可评估肝脾肿大程度。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5.鉴别诊断。IM需与链球菌性咽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病等疾病进行鉴别。链球菌性咽炎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CMV抗体阳性;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弓形虫抗体阳性。鉴别诊断可避免误诊误治。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必要时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