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损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食管损伤主要由物理性刺激、化学腐蚀、病理因素及医源性操作引发,常见表现为胸痛、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导致穿孔。关键处理包括停止损伤源、药物修复及手术干预。
1. 物理性损伤
尖锐异物如鱼刺、骨片划伤食管黏膜,长期进食过热食物造成烫伤。内镜检查或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建议进食时充分咀嚼,避免吞食硬物,内镜操作需由专业医师执行。
2. 化学腐蚀
误服强酸强碱清洁剂、工业溶剂会直接腐蚀食管组织,胃酸长期反流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接触腐蚀物后立即饮用牛奶或蛋清中和,反流患者需服用奥美拉唑等抑酸剂,睡前3小时禁食。
3. 病理因素
食管癌肿瘤侵蚀管壁,克罗恩病等自身免疫疾病引发炎症性损伤。长期吸烟酗酒会破坏黏膜屏障。确诊需胃镜活检,肿瘤患者需放化疗,自身免疫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4. 医源性损伤
支架置入术、射频消融术可能造成医源性穿孔,放疗后易发生放射性食管炎。术后需禁食48小时,静脉营养支持,放射性损伤使用硫糖铝混悬液保护黏膜。
食管损伤需根据病因分级处理,轻微黏膜损伤2-3周可自愈,严重穿孔需立即手术修补。日常避免烫食、烈酒,反流患者抬高床头15cm,出现呕血或持续胸痛需急诊就医。定期胃镜监测可预防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