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下间隙感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下颌下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吞咽困难和张口受限,确诊需结合临床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测。
1.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下颌区域皮肤发红、肿胀、触痛明显,严重时伴随发热和乏力。感染波及舌下或咽旁间隙时,可能出现吞咽疼痛、流涎甚至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因炎症刺激咬肌,导致张口度减小。
2.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重点触诊下颌下腺及淋巴结,观察是否有波动感提示脓肿形成。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超声或CT可明确感染范围,区分蜂窝织炎与脓肿。脓液细菌培养能指导抗生素选择。
3.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类抗生素,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脓肿形成者需切开引流,术后每日冲洗脓腔。辅助治疗包括温盐水漱口缓解疼痛,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下颌下间隙感染需早诊早治,防止扩散引发纵隔感染等并发症。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规范抗感染治疗配合局部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处理龋齿或牙周炎等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