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该怎么护理和注意什么?

骨折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包括及时就医、固定伤处、合理饮食和适度康复锻炼。正确的护理能加速愈合,避免并发症。
1.及时就医:骨折后应立即前往医院,通过X光或CT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和程度。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通常采用石膏或夹板固定,手术治疗则包括内固定(如钢板、螺钉)和外固定(如外固定架)。早期处理能有效避免骨折移位或感染。
2.固定伤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石膏或夹板固定后,需保持伤处干燥,避免压迫或摩擦。定期复查,确保骨折部位对位良好。若发现石膏松动或皮肤出现红肿、疼痛,需及时就医调整。内固定术后需注意伤口清洁,遵医嘱换药,预防感染。
3.合理饮食: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和绿叶蔬菜。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骨骼修复。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减少钙质流失。
4.适度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早期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如抬腿、握拳,预防肌肉萎缩。中后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负重训练,如步行、骑车,促进功能恢复。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二次损伤。
5.心理调适:骨折恢复期较长,患者易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与家人朋友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加速康复。
骨折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贯穿整个恢复过程,从就医、固定、饮食到康复锻炼,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遵循医嘱,科学护理,不仅能加速愈合,还能避免并发症,恢复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