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怎样的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主要表现为二尖瓣开口面积缩小,导致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控制、介入手术或外科手术。
1.病因与发病机制
风湿热是主要病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心脏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逐渐增厚、粘连,形成狭窄。环境因素中潮湿寒冷地区发病率较高,与链球菌感染机会增多有关。自身免疫异常是内在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2.典型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症状,早期仅在活动后出现,后期可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水肿。听诊特征为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能伴有开瓣音。严重者出现咯血、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
3.诊断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确诊金标准,可测量瓣口面积、评估跨瓣压差。轻度狭窄瓣口面积>1.5cm²,中度1.0-1.5cm²,重度<1.0cm²。心电图显示二尖瓣型P波,X线可见左心房增大导致的食管压迹。心导管检查用于术前评估。
4.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治疗适用于无症状或轻度患者,包括利尿剂呋塞米减轻肺淤血,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抗凝药华法林预防房颤血栓。中重度患者需手术干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创伤小,直视二尖瓣分离术保留自身瓣膜,人工瓣膜置换术适用于严重钙化病例。
5.长期管理要点
预防风湿热复发需定期注射苄星青霉素,口腔科操作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限制钠盐摄入每日<3g,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妊娠患者需心内科与产科联合监测,重度狭窄者建议终止妊娠。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需终身管理,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病情进展。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未治疗的重度狭窄患者10年生存率不足50%。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重要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