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稀怎么回事 婴儿拉稀的3个方面原因

婴儿拉稀主要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感染因素及喂养不当有关,需针对性调整饮食、预防脱水并及时就医排查感染。
1. 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婴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消化酶分泌不足,对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蛋白质消化能力有限。早产儿更易出现生理性腹泻,表现为黄色稀便但无发热呕吐。可尝试换用低乳糖配方奶粉,哺乳期母亲减少高脂饮食摄入,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10分钟。
2. 感染性因素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占婴幼儿腹泻病例的70%,常伴随发热和蛋花样便。细菌性肠炎多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引起,粪便带黏液或血丝。需采集粪便样本做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细菌培养阳性患儿需用头孢克肟(每日2次,每次10mg/kg)或阿奇霉素(每日1次,每次5mg/kg)治疗,同时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
3. 喂养问题
过早添加辅食(早于4个月)或一次引入多种新食物易引发腹泻。配方奶冲泡过浓、奶具消毒不彻底也会导致渗透性腹泻。建议6月龄后再添加高铁米粉,每次仅尝试1种食物并观察3天。人工喂养需用70℃以上热水冲调奶粉,奶瓶需每日煮沸消毒,腹泻期间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防腹泻奶粉。
当婴儿出现持续6小时无尿、囟门凹陷、血便或高热39℃以上时,必须急诊处理。轻度腹泻可服用蒙脱石散(每日3次,1岁以下每次1/3包)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每日1次,每次250mg)调节菌群。注意每次排便后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记录24小时出入量有助于医生判断脱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