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炎和肩周炎有什么区别

关键词: #肩周炎
关键词: #肩周炎
肩胛炎和肩周炎是两种不同的肩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和症状表现。肩胛炎多由肌肉劳损或姿势不良引起,表现为肩胛骨周围疼痛;肩周炎则是肩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伴随关节活动受限。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理疗和运动康复。
1. 发病机制差异
肩胛炎通常因长期伏案、过度使用上肢或肩部受凉导致菱形肌、斜方肌等肌肉群劳损,疼痛集中在肩胛骨内侧缘。肩周炎(冻结肩)多发生于50岁左右人群,与关节囊粘连、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典型症状为夜间痛和抬臂困难。
2. 典型症状对比
肩胛炎患者会出现肩胛区酸胀痛,按压有硬结,转肩时可能听到弹响。肩周炎分为三期:疼痛期表现为静息痛,僵硬期关节活动度下降至"冻结",恢复期功能逐步改善但可能残留僵硬感。
3. 针对性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肩胛炎可选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或口服塞来昔布
肩周炎急性期需注射得宝松缓解炎症
物理治疗:
冲击波治疗适用于肩胛炎肌肉钙化点
超声波可促进肩周炎关节囊软化
运动康复:
肩胛炎推荐YTWL字母操强化中下斜方肌
肩周炎需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
4. 日常防护要点
避免单肩背包、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使用电脑时保持肘关节90度。睡眠时肩胛炎患者可在痛侧垫小枕头,肩周炎患者建议仰卧时在患臂下放置支撑垫。每周进行2-3次游泳或瑜伽锻炼,水温需保持在28℃以上。
两种疾病都可能影响生活质量,但通过3-6个月系统治疗大多可痊愈。若出现持续夜间痛或穿衣困难,建议尽早就诊骨科进行MRI检查,排除肩袖损伤等严重病变。康复期间可配合热敷(肩胛炎)或冷敷(肩周炎急性期)辅助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