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炎怎么引起的原因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滥用、高糖饮食及潮湿环境。治疗需抗真菌药物与生活习惯调整结合。
1.遗传因素
部分女性因基因缺陷导致阴道黏膜防御功能较弱,更易感染念珠菌。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预防,如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选择纯棉透气材质。
2.环境因素影响
潮湿闷热环境促进霉菌生长。夏季或长期使用护垫时发病率升高。建议每日更换内裤,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游泳后立即清洗外阴。
3.生理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使阴道糖原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均为念珠菌提供营养。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孕妇可用克霉唑栓剂局部治疗。
4.药物影响
广谱抗生素破坏阴道菌群平衡,皮质类固醇药物抑制免疫力。使用抗生素期间可配合口服益生菌,如乳酸杆菌胶囊调节微环境。
5.传播途径
性行为可能交叉感染,但非性传播疾病。伴侣无需常规治疗,反复发作时可考虑使用氟康唑150mg单次口服。避免使用含香料洗液冲洗阴道。
治疗方法分三方面:
药物治疗首选克霉唑阴道片(500mg单次给药)或制霉菌素栓剂(连用7天)。严重感染需口服氟康唑150mg,间隔72小时服用2次。
日常护理包括每日清水清洗外阴,性交后及时排尿。饮食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无糖酸奶、大蒜等抗真菌食物。
环境管理需保持外阴干燥,浴巾单独晾晒,洗衣机定期用60℃热水空转消毒。
霉菌性阴道炎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50%患者会复发。出现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时,需完成全程用药,症状消失后复查白带常规。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每3个月进行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