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患上高血糖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高血糖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应激反应或医源性因素引起,需通过调整喂养、监测血糖及必要时医疗干预控制。
1.胰岛素分泌不足
新生儿胰腺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尤其是早产儿。母体妊娠期糖尿病会通过胎盘传递高血糖环境,抑制胎儿胰岛素功能。出生后脱离母体高糖环境,但自身调节能力不足,易出现暂时性高血糖。
2.应激反应
分娩窒息、感染或低体温等应激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释放,抑制胰岛素作用。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还可能直接损伤胰岛细胞,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3.医源性因素
静脉输注葡萄糖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是常见诱因。早产儿接受全肠外营养时,若未按体重精确计算糖速,易超过代谢能力。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也可能干扰糖代谢。
治疗需分三步:
1.调整喂养
优先母乳喂养,按需哺乳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配方奶喂养者需选择低糖配方,每2-3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2.医疗干预
血糖持续>10mmol/L需静脉输注胰岛素,初始剂量0.01-0.05U/kg/h。同时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感染患儿需用抗生素如青霉素联合头孢三代。
3.长期管理
出院后定期检测血糖及生长发育指标。有家族糖尿病史者需在6月龄后做糖耐量试验。
新生儿高血糖多为暂时性,但持续异常可能影响脑发育。通过规范监测和个体化干预,多数预后良好。家长应掌握正确喂养方法,发现嗜睡、多尿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