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后果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器官衰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痰带血丝和胸痛。及时抗真菌治疗和改善免疫功能是关键。
1.肺部真菌感染的病理机制
真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后,免疫低下者易发生感染。曲霉菌、隐球菌和念珠菌是常见病原体,可引发肺炎、肺脓肿等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及HIV感染者风险较高。
2.典型临床表现
持续两周以上的低热伴盗汗是早期信号,咳出棕色或带血丝的痰液具有特征性。胸片显示肺部结节或空洞影时需警惕,重症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动脉血气分析可见氧分压下降。
3.诊断性检查方案
痰液真菌培养需连续三次送检,G试验和GM试验可辅助诊断。胸部CT能清晰显示晕轮征、新月征等特征性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阳性率更高,必要时需经皮肺穿刺活检。
4.阶梯式治疗方案
轻症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两次,中重度感染需静脉用两性霉素B,剂量从0.3mg/kg开始递增。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适用于耐药病例,疗程通常4-12周。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
5.支持性治疗措施
每日保证2500ml饮水稀释痰液,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羹、鳕鱼有助于组织修复。呼吸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法,每分钟8-10次。居室湿度维持在50%-60%,定期紫外线消毒。
肺部真菌感染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治疗期间需每周监测肝肾功能,影像学复查间隔不超过两周。糖尿病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