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血压?低血压怎么调理

低血压指血压低于90/60mmHg,可能由遗传、脱水或疾病引起,调理需增加水盐摄入、适度运动及就医排查病因。常见改善方法包括穿弹力袜、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突然体位变化。
1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遗传因素使部分人群天生血压偏低。环境高温或高海拔地区生活可能引发暂时性血压下降。生理因素如孕期血容量增加、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均会导致低血压。外伤失血或严重烧伤造成血容量不足。病理情况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疾病,需通过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2生活调理方案
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适量增加咸味食物摄入。穿医用弹力袜可改善下肢血液回流,尤其适合久站人群。运动选择游泳、慢跑等有氧项目,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沐浴。体位变化时遵循"三个30秒"原则:起床前静卧30秒、坐起后停留30秒、站起前扶物等待30秒。
3医疗干预手段
药物可选氟氢可的松增加血容量,米多君收缩血管,中药生脉饮调节循环功能。严重病例需静脉补液或输血治疗。原发病患者要针对性用药,如甲减者补充左甲状腺素。安装心脏起搏器适用于心动过缓型低血压,需心内科评估手术指征。
血压持续低于80/50mmHg伴随晕厥、视力模糊需急诊处理。普通低血压人群应定期监测晨起和餐后血压,记录头晕发作频率。长期低血压可能影响器官供血,体检建议包含动态血压监测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营养是维持血压稳定的基础,避免过度节食和长时间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