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强迫症
发布时间:2021-05-2178146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如何检测自己是否患有强迫症
强迫症有哪些分型
强迫症的西医分型包括强迫观念型、强迫情绪型、强迫意向型、强迫动作型;中医分型包括肝气郁结型、肝郁化火型、血行瘀滞型、痰气郁结型、心神惑乱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亏型。
强迫症怎样控制

得了强迫症以后,控制强迫症状,首先是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规范的心理治疗。其次是自我调整和自我成长。药物治疗首选的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氟西汀和舍曲林。大家注意抗强迫药物治疗一定要保证足量足疗程。剂量一般来说可能是这类药物的最大剂量。疗程,要求至少是3到6个月是一个疗程。如果药量不够,时间不够,不能轻易的判断说这个药物治疗是无效的,是不理想的,一定要够疗程才能这么判断。心理治疗需要患者和心理治疗师积极地配合,积极地完成心理作业,然后定期的去接受心理的辅导和疏导以及治疗,帮助患者进行人格的自我成长。就拿心理治疗来讲,我们采取的人格再成长治疗,帮助强迫症患者完善他的人格不足。对于自我调整来说也非常重要,比如说正确地对待强迫症状,不理不怕不在乎。第二步就是接纳不对抗,与强迫症状和平相处。第三步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强迫症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第四步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其他那些美好的事情上去,从而我们能够更好地战胜强迫的症状。
强迫症的起因

强迫症的病因目前不是十分清楚。强迫症是一个多因素疾病和患者的遗传因素、性格特点、不良事件,如工作、生活上的应急事件,以及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都有很大关系。强迫症不会遗传。强迫症只是和遗传有关而已,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强迫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这些病因中,最重要的是患者的性格特点。强迫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包括,安全感缺失、过度追求完美、胆小、自卑、不自信、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样患者就易出现焦虑的表现,也易害怕担心。由于害怕担心,患者就会反复检查,或反复思考这些强迫观念和行为。因为他怕自己做不好,被别人批评、被别人否定。所以患者会反复考虑这件事情,或反复做事情,力争做得非常完美。这样患者特别易出现强迫症。所以完善患者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措施。
强迫症的病因

强迫症的病因与遗传因素、性格特点、身体状况、社会因素,比如工作,生活上的压力等,都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大脑里负责情绪、信息传递的递质也出现了失衡。大脑里和强迫症最相关的递质失衡是五羟色胺功能障碍,主要是五羟色胺出现了异常,这种异常和强迫症状有很大关系。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患者的性格特点。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患者都有以下的性格特点:过度追求完美,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胆小、自卑、不自信,安全感匮乏、缺失。强迫症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性格,和患者在没有成年之前的家庭教育有关系,过度严厉或者过度溺爱会导致孩子从小不自信,过度依恋、依赖他人,或者过度任性和自卑,而成年以后自我教育不足,自我成长和调整不足,患者遇到了问题,就会出现严重的焦虑,甚至导致强迫症状出现。
强迫症怎么调节

强迫症除系统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外,还要强化自我调整,自我调节。自我调整,自我调节的简单四步疗法:1、不理、不怕、不在乎:患者不要过度关注自己的强迫症状,也不要渴望自己马上把强迫症治愈。因为强迫症状和患者性格紧密相关。患者需要对强迫症不理、不怕、不在乎,一旦患者太在意、太害怕,特别容易陷入到焦虑中。身体上、心理上的强迫症状变化会导致患者像惊弓之鸟一样,很慌张,对康复非常不利,所以患者要不理、不怕、不在乎。2、接纳不对抗:含义是患者要接纳强迫症状,要把强迫症当成自己的老朋友。如果患者想着和对抗,产生强迫与反强迫,势必导致更严重的焦虑。所以患者要学会接纳强迫症状,把强迫症当成自己的老朋友,不要对抗。因为当开始发病时,患者真的对抗不了强迫症状带来的痛苦。3、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要用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带着强迫症状,该学习学习,该工作工作,不过度关注自己,也不过度在意自己,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症状去学习、工作和生活,慢慢的就能学会和强迫症共处。4、转移注意力:意思是患者要经常做喜欢的事情,这样注意力会从强迫症状中转移出来。慢慢的强迫症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会越来越轻,从而通过患者自己强有力的自我调整,学会适应强迫症状,学会接纳强迫症状,学会与强迫症状共生,从而为更彻底地治疗强迫症打下良好的自我调整基础。

强迫症是病吗
精神心理障碍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叫疾病,因为疾病在英文里叫disease,障碍叫disorder。实际上所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都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抑郁症都叫症,而不叫病。精神心理领域,强迫症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疾病单元,强迫症会表现为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的行为,并且自己有主观痛苦,所以患者可能会因为痛苦影响到工作、生活。所以如果按照精神心理的问题,强迫症跟躯体疾病不同,但是也是一种病,也需要治疗。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强迫症分两大类,第一是思维层面;第二是行动层面。强迫症即重复想一些事情或者重复做某些动作,但往往是没有必要重复的事情。患者一方面忍不住这样做,一方面又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自身形成一种对抗,从而产生痛苦。比如强迫症患者会忍不住数楼层;反复想自己的每个月的工资;出门之后多次返回反锁大门;用肥皂反复洗手等等,这些事情本身没有必要,但是患者又控制不住地去做、去重复。所谓强迫症还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而性格又跟小时候成长模式有关系。

什么是强迫症?
什么是强迫症: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焦虑问题。患有强迫症病人的特点,是有意识地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强迫症,主要是强迫观念以及强迫行为。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来说,其表现会有很多。比如强迫症患者可以有反复锁门、锁车,或者是反复检查关灯、关煤气;有一些人会把东西摆放得特别整齐,不然就会心里不舒服;还有的人可能会怕脏,可以出现反复洗手的表现。这些症状,都是强迫症的一些表现。强迫症是属于反复思考某一些问题,或者会反复重复某一些动作。一般来说,患者对此深感痛苦,明知道没有意义,但是,却没有办法进行自控,可以严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以及心情,会有很多人无法正常的生活,无法正常的工作。

如何预防强迫症复发
对于患有强迫症的患者来说,首先需要对疾病进行治疗。对于强迫症的治疗,要达到足剂量,以及全程治疗,这样患者强迫症的症状,才可以达到完全缓解的情况。在强迫症的症状缓解以后,就可以把药物减量,同时更重要的,还是心理治疗,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生活当中去。生活本身就有治疗的价值。预防强迫症复发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建议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综合调理。除看心理医生以外,自己也要提高对于强迫症的认知水平,包括要多学习、多总结一些调理强迫症的知识,以及经验。一定要记得“一切都会过去”的总规律。患者需要面对现实,随机应变,做好长期的准备。预防强迫症复发,不是不让强迫症复发,而是要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当中去。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有强迫现象的人大多数有一种“不允许自己不完美”的心理倾向,这种人更容易得强迫症。在生活中过度关注细节,追求完美,追求确定感的人就是强迫人格倾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因素的触发,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一些思维和行为,产生困扰,就会得强迫症。
什么是强迫症的泛化
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
强迫症相对难治的原因
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