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双下肢发凉发冷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1-11-0569965次收听

语音内容:

双下肢发凉、发冷,临床上多为小腿部位发凉,发冷感比较明显,在大腿部位的发凉,发冷的感觉会比小腿要好一点,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下肢动脉血液循环是比较差的,也是常见于一些中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部分病人往往有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的病史,有些是长期抽烟的病史。
因为动脉管径变狭窄甚至完全的闭塞,这样就会导致流向下肢的动脉血流减少,下肢血供差,就容易出现下肢皮温的降低,甚至是冰冷的感觉,严重的时候还可以出现下肢一些缺血性的疼痛,下肢的一些沉重感,血管源性的跛行,堵塞末梢血管可以出现肢体末梢的坏死。可以通过下肢动静脉的循环彩超,做明确的诊断。如果狭窄不严重,可以通过口服一些药物,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来改善血运不佳、发凉的感觉。如果是狭窄非常严重,单纯的口服药物治疗已经达不到目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手术干预,现在可以通过微创支架植入技术来解决狭窄的问题。
双下肢发凉发冷另一种原因就是骨科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可以压迫脊髓,硬膜囊还有神经根,导致感觉神经传导障碍,也会使一部分病人产生下肢发冰,发冷的异常感觉。这些病人往往伴有腰痛、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明确狭窄的程度和神经受压的范围,严重的情况下需要手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36
高血压应该吃哪些食物
高血压患者在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含钙较高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西兰花、苹果、奶制品、土豆等,这些食物对于控制高血压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这些食物中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避免病情复发的作用。此外,高血压患者除控制血压外,还需注意长期高血压造成的对脑血管缓慢持续的伤害。血管壁的变性以及小的血栓不断形成,造成脑血管常年持续处于慢性缺血状态,表现为睡眠障碍、头晕目眩、体乏无力、抑郁或暴躁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预防。
03:28
30多岁血压高怎么回事
30多岁血压高可能是由于功能性的短期的高血压,充分休息,血压就会恢复正常。主要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饮食习惯、作息时间、情绪波动等有关。也有可能是器质性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占高血压病的95%左右。根据高血压严重程度不同,治疗也选择不同的降压药物和降压治疗方法。至始至终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饮食清淡、生活规律、戒烟、限酒、减肥、增加运动量、保持心态平和。如果患者没有糖尿病,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不熬夜、少生气等。
03:04
常用降压药有几种
常用的降压药有5大类,就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是比较常用降压的药物,如氢氯噻嗪,有吲达帕胺这样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普利类的药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有奥美沙坦、替米沙坦等药物。钙拮抗剂,常用的话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药物。β受体阻滞剂,常用就包括像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这样的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会引起眩晕症吗
高血压有可能导致眩晕症。高血压导致出现眩晕的症状,有可能和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者受到了刺激等因素,使血压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有关系。也有可能和服用药物过量,导致的血压突然大幅度的下降而引起的眩晕有关。高血压的病人如果合并动脉硬化,导致脑缺血或者动脉血管狭窄,血栓形成以后,也有可能出现头晕或者眩晕的症状。血压过高的情况下,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就可能引发眩晕症。应该积极的应用降压药和缓解眩晕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8

69896次收听

高血压能适当熬夜吗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是不能熬夜的,因为熬夜有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的不稳定。高血压的病人平时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保证每天6~8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且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要避免过度的焦虑、紧张或者情绪经常的波动过大,因为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血压进一步的升高,也有可能诱发心、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疾病。患有高血压的病人,经过一天的工作身体已经比较疲劳了,如果晚上不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对身体的危害会比较大。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8

96737次收听

酒后血压会升高吗
在饮酒后短时间内由于酒精会使血管扩张,会导致血压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酒精引起大脑兴奋性增加和交感神经紧张,同时酒精还会引起体内分泌更多的升高血压的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因此逐渐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果过多的饮酒会导致血压出现明显的波动。本身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饮酒过量,当导致血压出现明显的波动时,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脑出血、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等,从而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高血压的患者在平时要少饮酒或不饮酒,避免长期的饮酒,以免高血压造成不良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08

69200次收听

高血压能吃花生米吗
高血压能吃花生米的。花生米是花生的种子,含有非常丰富的脂肪,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还可能有效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花生米对于身体的健康还是非常有帮助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吃花生米,可以改善血管硬化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持血压的稳定的,是很好的一种食物。但是高血压患者也要注意,花生米是不可以多吃的,多吃后可能会导致血脂的升高,而会导致高脂血症。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08

83398次收听

高血压能吃红糖吗
红糖是指一种带蜜的甘蔗成品糖,它是甘蔗经过榨汁浓缩形成的一种带蜜糖,因为没有经过高度的精炼,所以红糖中几乎保留了蔗糖的全部营养成分。除了有葡萄糖的功能之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它的营养成分要比每天吃的白砂糖更好。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每日饮食建议是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的饮食,并且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体重指数BMI要小于24,当摄入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时,对患者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吃红糖除能够提供能量外,还能够提供维生素,但是葡萄糖对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会引起糖代谢障碍。所以对于没有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服用。但是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红糖还是尽量不用或者少量偶尔服用,这样不会造成患者的血糖的难以控制,威胁到生命健康。所以不管高血压患者是不是合并有糖尿病,这是重要的能够衡量高血压患者是不是可以食用红糖的重要的因素。
语音时长 01:46

2020-12-03

58225次收听

引发高血压的几点重要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很多患者因为病情都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同。那么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下面是相关专家做出的详细解答。一、遗传资料显示高血压的病因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若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
02:44
降压药有哪些
目前降压药的主流是五大类,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一、β受体阻断剂,就是后面带洛尔两字药物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二、钙离子拮抗剂,简称CCB类,这类药物后缀是地平两字,常用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也叫ACEI类,后面带有普利两字比如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四、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带有沙坦两个字包括科素亚、厄贝沙坦、缬沙坦,还有替米沙坦和奥美沙坦;五、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寿比山、吲达帕胺。
为什么高血压会导致脑出血
高血压之所以会导致脑出血的状况出现,是因为血压不断升高,会导致大家体内的颅内压力也不断升高,最终出现脑出血的状况。而患者如果想要预防脑出血的话,不光要进行药物治疗,同时也要进行非药物治疗,比如说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等。
01:57
体位性高血压有事吗
体位性血压最常见的是体位性低血压。如一些老年人从平卧位突然到坐位,或者早上起床时站起来,会感觉头晕。这时测量血压就发现血压很低。老人再躺下的时候,血压就会恢复正常,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但也有一部分老人,在这种体位改变以后会产生血压增高的现象。比如饱食以后,就可能造成血压升高,比如一些老人晨起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和老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如果老人的植物神经功能降低,可能就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者体位性高血压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嘱咐病人慢起慢坐,不要吃得过饱。
利血平的副作用
利血平,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及精神病的吲哚类生物碱药物,如今由于副作用较多并且更优的新药上市,利血平已不再是治疗的首选药物,那么,利血平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治疗高血压最好的药
患上了高血压,虽然可以采用食疗的方式来缓解,但是对于长期患病或者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最好的治疗还是服用药物,那么,治疗高血压最好的药有哪些呢?下文将为大家具体介绍。
血压保卫战,记住这点很重要
不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看我们中国人,高血压都是引起死亡第一多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梗、肾病等严重疾病无不与它有关。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25.2%,4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高血压,60岁以上老年人中2个人就有1位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