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1岁宝宝肠套叠症状

发布时间:2021-06-0970567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一岁宝宝肠套叠的四大典型症状是腹痛呕吐、肿块、果酱样大便。宝宝因为腹疼而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阵发性的哭闹,呈屈膝缩腹的状态,也有的孩子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哭闹,而是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等情况。再就是表现为呕吐,开始的呕吐物为乳汁、乳块冻,随后出现了黄绿色的胆汁,甚至带有粪便一样的液体。之后出现了显著性的特征,果酱样大便。再就是多数患儿右上腹或者是腹部中间摸到了包块,成腊肠状。
这个时候宝宝非常抗拒外人摸肚子,肠套叠适于急腹症,孩子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哭闹、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小儿肠套叠是否严重
小儿肠套叠当然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因为如果是不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肠子出现了坏死以后,就会出现感染性休克,直接可以要命的。这是可以要命的疾病,当然是非常严重的,而且要不进行积极干预,时间如果拖长了造成肠坏死,即便不发生严重的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也会截掉这一段坏死的肠子,会出现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后遗症。所以小儿肠套叠是非常严重的疾病,而且是急症,是必须马上去儿科、小儿外科积极进行干预的疾病,要迅速恢复套叠的肠道,恢复正常的形态,否则,如果时间过长,变成绞窄性的肠梗阻。肠子出现了坏死,后果和严重度就是非常严重的,重者可以是影响生命,轻者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所以,肠套叠是严重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05

2021-06-25

100923次收听

婴儿腹泻可以转变为肠套叠吗
婴儿腹泻时如果比较严重,可能会继发肠套叠的现象,但是这只是个别现象,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患儿可能会出现哭闹、腹部包块、血便、不排气、腹胀的情况,如果孩子伴有呕吐、精神状态不好、不排气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外科门诊就诊,必要时需要做腹部彩超,明确诊断孩子。孩子拉肚子以后突然不拉了或者腹泻次数减少,但是精神状态不好、哭闹比较剧烈时,也需要及时就诊排除肠套叠等其他外科急腹症,肠套叠时需要给孩子及时进行灌肠,或是做手术缓解病情。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0

103814次收听

01:42
小儿肠套叠严重吗
小儿肠套叠是急腹症,不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肠道发生坏死后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即使未发生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也会因手术切除坏死的肠道二出现短肠综合征的临床症候群的表现。小儿肠套叠较为严重,需根据儿科、小儿外科积极进行治疗干预,需迅速将套叠的肠道恢复到正常功能位。若长时间未解除套叠的肠道,肠道出现嵌顿、绞窄、坏死,导致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丧失生命。
什么是小儿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是一部分肠管和肠系膜,套入与它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是以腹痛、呕吐、腹胀或者腹部包块,以及果酱样大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以是急性肠套叠,也可以是慢性肠套叠的继发性发作。一般是婴儿比较多见,4~10个月是比较常见的年龄,两岁以后发病机会逐渐减少。有些孩子的肠套叠并没有明显原因,也就是原发性肠套叠,是跟孩子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有关,可能在饮食改变或者添加辅食的时候出现。还有一些属于继发性原因,可能是因为外界因素造成,有些孩子肠道内出现肿瘤、肠息肉或者肠重复畸形等,都可能出现继发因素造成肠套叠。肠套叠本身是一个急性病,需要进行紧急治疗,如果一旦发现应该马上进行治疗,否则如果没有经过治疗,也很可能是致命性。虽然并不是常见疾病,但是一旦发生,应该积极控制。
语音时长 01:40

2020-07-03

55287次收听

怎么预防婴儿肠套叠
为了避免婴儿患上肠套叠,首先应该保持肠道功能的正常,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不要突然改变正常饮食习惯,添加辅食也要循序渐进。除此之外,还要避免腹部受凉,这样可以预防感冒和肠道感染的发生,从而起到预防婴儿肠套叠的目的。
新生儿肠胀气缓解方法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对症治疗给孩子缓解肠胃胀气,病情轻微可以服用益生菌;倘若严重就要看医生;其次,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排气操来缓解;再者,给孩子拍嗝,也是一种比较有用的办法;最后,还可以让孩子躺着睡觉来缓解。
怎样预防宝宝肠套叠
肠套叠比较严重,像要预防,就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也要注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添加,同时还要注意季节的变化,随时的变化宝宝的辅食。肠套叠会有腹胀、腹痛、排便减少的现象,父母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
02:49
小儿肠套叠怎样预防
小儿肠套叠的具体病因,目前国际公认有两个说法:一、肠痉挛学说。因为孩子肠道系统发育很不完善,受到外界刺激,比如受凉或饮食不当出现肠道痉挛,过度的痉挛就形成肠套叠;二、过敏学说。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造成肠道功能的紊乱出现肠套叠。预防小儿肠套叠,首先,平时要注意宝宝加普食前,观察宝宝对哪些食物过敏,如果有过敏因素存在,建议到医院检测过敏源,避免接触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肠套叠的发生;其次,如果感冒发烧后,孩子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出现腹泻、肠痉挛,如果频繁的肠痉挛不缓解,也容易出现肠套叠。肠套叠时间长了,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因此,一旦发现肠套叠,要及时就诊。
02:35
小儿肠套叠严重吗
小儿肠套叠是在婴幼儿期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轻度小儿肠套叠,如果早期发现,没有出现明显的呕吐、血便,情况不严重的,采取气灌肠可以明显的复位。如果出现血便,说明肠套叠比较严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发现不及时,个别肠套叠严重的,出现肠坏死的情况,需要开腹手术切断、切除坏死的肠管。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创伤和危险性。因此,平时要注意勤观察,注意孩子的饮食情况,有无频繁的呕吐、哭闹,肚子有无僵硬、发胀,同事注意孩子排便情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严重情况的发生。
02:41
小儿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肠套叠是小孩肠道肠管嵌入另一段肠管引起的一种急性的肠道梗阻性疾病。引起的原因,目前国际上公认有两种学说:一、肠痉挛。比如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孩子受凉、饮食不当,引起了孩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小儿肠道痉挛,引起了肠套叠。二、过敏学说。宝宝刚加辅食以后,对某些食物过敏,引起了肠道的过敏反应,引起肠道的功能紊乱。再有先天性的消化道的畸形,也可以引起反复的肠套叠。因此,平时要注意观察宝宝饮食,避免孩子受凉、感冒、发热等。如果出现肠套叠,要及时就诊,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02:43
小儿肠套叠的症状
小儿肠套叠是婴幼儿经常发生的疾病,多见一岁左右的孩子,尤其是四个月到十个月的孩子,早期表现也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为哭闹不止、频繁呕吐。此时要观察宝宝哭闹时是否有面色的改变以及呕吐的情况,及时带孩子就诊,便于早期发现肠套叠。其次,如果孩子肠套叠时间长了,除了哭闹、呕吐外,孩子可能出现腹痛,触摸腹部有包块,同时出现明显的血样便、果酱样大便等,是肠套叠的最典型的症状,此时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主要仪器是B超,可以明确诊断,便于及时治疗。
小儿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肠套叠会引起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对健康有很大危害。小儿之所以会出现肠套叠,可能与饮食上的改变、自身生理特点以及肠道的病毒感染、肠痉挛、遗传因素等有关。发生肠套叠应及时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小儿肠套叠怎么办
小儿肠套叠可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来治,可让患儿对症用水煎服逍遥汤、大承气汤或者少腹逐瘀汤一类中药方剂。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的方法来矫正肠套,而必要情况下则最好及时做肠套叠整复手术,还需要切除已经发生坏死的肠段。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儿是高发人群,其中4到10个月的宝宝居多,就诊不及时,可能会造成缺血性的坏死或者是穿孔,甚至危及生命。肠套叠是指原本相邻的两节肠管,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其中的一节进入了另一节的肠管内,导致肠管的空间狭窄,该部分的内容物难以有效的循环,因而是其高发人群。当两岁以后,这种疾病会随着宝宝的成长慢慢消失。一般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春末夏初的患儿比较多,所以出现肠套叠,还是需要积极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18-11-30

47789次收听

小儿肠套叠的原因是什么
小儿肠套叠首先是饮食的原因,4到6个月左右宝宝的肠道开始接触母乳以外的刺激物,大量的辅食会使原有的肠道环境改变,引起功能的紊乱,肠套叠就很容易发生在宝宝的身上。回肠和盲肠叠现象会在大多数宝宝身上出现。相较于成人回盲肠直径比例是1:2.5,新生儿仅仅为1:1.43,而且常伴比较肥厚,游动性极强,可以导致回肠嵌入盲肠一厘米之多。病毒会引起肠道的机能失调。一旦受到比如腺病毒、轮状病毒的侵袭,肠套叠的出现几率也是很高的,肠痉挛是宝宝肠道常见的现象。这个时候原本按照节律蠕动的肠道就会失灵,可能会出现过快或者逆蠕,很容易引起肠套叠。还有一些孩子出现肠道叠,可能是由于控制肠道的神经失调引起。这些孩子的交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当中,极有可能存在故障,剩下的就是一些遗传因素,或者来自于家族。
语音时长 01:33

2018-11-30

5706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