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耳炎好了会复发吗

发布时间:2021-04-2084775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中耳炎好了之后会复发。比较常见的是化脓性中耳炎,此类疾病很容易出现鼓膜穿孔,鼓膜穿孔之后,鼓室和外界会直接连通,一旦出现耳道进水或者是遭受到病毒、细菌感染之后就会导致局部出现化脓性感染,很容易诱发再次复发的现象。
当患者出现了复发,可到当地医院进行耳镜检查和CT检查,明确判断中耳炎的性质之后,及时的采取鼓膜修补手术和鼓室成形术。
如是由于非化脓性中耳炎,也很容易出现复发,是由于患者如果存在着上呼吸道感染时,分泌物就会通过鼻咽部和咽鼓管逆流到鼓室,重新感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双耳听力下降需要警惕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一名49岁中年女子感冒后出现听力下降且伴有耳鸣,持续性的嗡嗡声,检查后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双),对其进行双耳鼓膜穿刺术,因为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02:03
中耳炎严重吗
中耳炎一般不严重,但出现并发症是比较严重,儿童的中耳炎症状较重,全身症状较重,高热、耳朵疼,特别是婴幼儿中耳炎,中耳结构发育不完全,很多生理性裂隙存在,儿童性中耳炎易导致颅内的并发症,需及时发现、足程治疗。成年人中耳炎最主要对身体危害较大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中一种特殊类型中耳胆脂瘤,会破坏中耳、耳朵周围结构,慢性中耳炎胆脂瘤可能会破坏骨头,一直破坏到脑子里引起化脓性的脑膜炎、脑脓肿、脑积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累及生命。
中耳炎鼓膜会充血吗
中耳炎是代表着患者的耳道内存在的炎症感染,一旦炎症刺激到鼓膜,就会导致出现鼓膜充血,甚至是鼓膜穿孔的现象。当患者出现中耳炎的症状是可到当地医院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如果是急性期引起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消炎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如果是慢性中耳炎是会出现鼓膜穿孔,可到当地医院进行鼓室成形术和鼓膜修补手术,经过手术之后,将耳道内的脓液清除之后,再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长时间的佩戴耳机。
语音时长 01:14

2021-04-20

72474次收听

01:58
中耳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耳闷、耳堵、听力下降、耳朵疼、流脓等。中耳炎可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又分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以及中耳炎并发症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往往是一侧耳朵疼、发烧、听力下降。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朵闷堵、耳鸣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出现耳朵疼、流脓、听力下降,检查可以发现鼓膜穿孔等。如果出现中耳炎并发症,会有鼓膜穿孔、听骨链固定、鼓室硬化等情况,会出现听力下降的表现。
中耳炎为何反复发作
为什么患上中耳炎会反复发作?中耳炎比较多见,大家都知道要及时做治疗,但是有很多患者感觉明明中耳炎康复了很长时间,怎么又复发了?下面寻医问药的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中耳炎反复发作谨防鼻咽癌
中耳炎反复发作警惕是鼻咽癌,这是真的吗?鼻咽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很多的因素造成的。最近研究发现,中耳炎反复发作或为鼻咽癌,这是怎么回事呢?
怎样治疗粘连性中耳炎
粘连性中耳炎早期轻症患者病变处于可逆或部分可逆阶段,可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密切随访观察。听力下降较重的患者,可依据具体情况施行手术治疗或佩戴助听器提高听力。
耳膜破了有什么症状吗
耳膜破了常见症状就是耳痛,并伴有耳道有少量出血,听力下降等。耳膜破了就是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分外伤性和炎症性。在外伤穿孔的同时,可能有一过性的耳痛,可能合并少量的耳道出血。在外伤过后,耳痛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还可能造成听力下降、耳鸣。听力下降的程度是由鼓膜穿孔的大小决定,如果非常小的中央型的紧张部穿孔,很多患者也可能不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如果中耳炎感染造成鼓膜穿孔,早期的症状是耳痛,会感到在耳朵深部有钝痛,或搏动性跳痛。严重的可向头部蔓延,尤其是在吞咽、咳嗽、打喷嚏时,耳痛还有加重。婴幼儿还会表现为反复哭闹,用手抓耳廓等等。在耳痛的同时,还可能伴有耳鸣和听力减退,耳鸣可能表现为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是表现为渐进性下降。在鼓膜穿孔后,耳内还有液体流出,可能浆液性或血性、黏液脓性。有些患者在鼓膜穿孔前,由于脓液聚积在中耳不能流出,造成听力下降严重。当鼓膜穿孔的瞬间,脓液排出后,听力还有少量提高,同时耳痛还会减轻。
语音时长 02:17

2020-07-21

54790次收听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的术后恢复
中耳胆脂瘤术后要注意尽量进食软食,不要咀嚼硬性的食物而刺激颞颌关节;注意耳部以及头部的切口,预防感染;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中耳感染;定期复查。第一,由于耳部手术是在颞颌关节附近,处理外耳道前上棘处骨质时,有可能直接涉及颞颌关节,因此术后颞颌关节肿胀,也经常出现。所以建议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应该尽量进食软食,不要咀嚼硬性的食物而刺激颞颌关节,否则会引起疼痛及外耳道填塞物的移位。第二,要保证头部切口的清洁和干燥,注意耳部以及头部的切口,预防感染。第三,由于中耳是经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因此要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否则会导致病毒或细菌经咽鼓管进入到鼓室内引起感染。建议患者尽量不要用力地擤鼻涕,否则也会导致鼻腔或者鼻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一般在术后7至10天拆线,外耳道的填塞物大概在两周左右会取出,取出后就需要用抗生素滴耳剂滴耳,预防中耳的感染。第四,一定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定期随访可帮助医生及时观察中耳腔术后愈合的情况,以及有没有感染发生,同时还可以监测听力的恢复情况。
语音时长 02:06

2020-07-21

59337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分泌性中耳炎可选用广谱的青霉素类,二代的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地塞米松或者是强的松;羟甲唑啉或麻黄素等药物治疗。一、药物是以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不建议长时间选用全身的抗生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要尽量选择对两种细菌比较敏感的药物。二、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可以用地塞米松或者是强的松口服,也可以局部滴耳,或者是喷鼻。三、当鼻塞时,会影响到咽鼓管引流,或造成咽鼓管分泌物的积聚、堵塞。可以采用缓解鼻塞症状的药物,比如羟甲唑啉或者是麻黄素等减充血剂来滴鼻,成人可以采用一种咽鼓管滴药的方式,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内吹入泼尼松龙,可以每隔1天1次,每次1毫升左右,一共用3到6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以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以及病因治疗为原则。
语音时长 02:48

2020-07-21

56453次收听

01:43
中耳炎用什么药
治疗中耳炎会用通鼻窍、通耳窍的药物,根据病情还会用用抗生素以及排分泌物的药物。中耳炎分为四种,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还有更严重的胆脂瘤性中耳炎。一般卡他性中耳炎,医生可能不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会用通鼻窍、通耳窍的药物。耳咽管的通畅之后,炎症的症状可能就能缓解。而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性中耳炎,首先要用抗生素治疗,其次还要根据炎症的程度、积液的程度,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比如分泌性的中耳炎,还要增加排脓的药物,排分泌物的药物,胆脂瘤的中耳炎,需要经过手术治疗。
耳朵流脓怎么治疗
耳朵流脓的出现,通常是由于中耳炎所带来的,对于这种不良症状,可以通过服用一些抗菌类或者抗生素药物,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这种直接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此外,对于耳朵流脓患者来说,日常生活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耳炎患者平时护理注意事项
中耳炎患者平时尽量预防感冒,要把鼻腔、鼻窦或者鼻咽部的原发病尽可能治疗好、控制好,避免因为反复发作的鼻炎、鼻窦炎,影响中耳炎的反复发作。中耳炎作为临床常见病,日常的护理和管理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耳朵不要进水。一、要注意尽量避免耳流,外耳道保持干燥,避免洗头、洗澡时耳朵进水,尤其是不干不洁的水。二、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因为中耳炎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在外耳道有结痂或者有分泌物,要定期把痂皮、分泌物清理干净,尤其是做过手术的患者更应定期清理,医生要清理好术腔;不做手术的中耳炎患者也应该定期检查,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处置,也可以避免发展到非常严重的中耳炎,甚至出现很重的颅内、颅外的并发症。所以,患者千万不能小看中耳炎,中耳炎在过去缺医少药的时代,是一个很严重的致残和致死的原因。
语音时长 02:40

2018-10-16

55048次收听

01:55
中耳炎会自愈吗
中耳炎是否自愈取决于每个人引起中耳炎的原因,病变的程度,比较轻微的中耳炎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之上,准确的诊断且进行恰当的治疗,部分可以治愈。鼓膜可以自行愈合,对听力影响很小,完全不做手术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所以,建议患有中耳炎应该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愈合。
01:29
中耳炎吃什么好
日常饮食对中耳炎患者的病程及恢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需特别注意中耳炎患者禁止吸烟,因为吸烟会严重影响上呼吸道上皮、中耳咽鼓管上皮的功能,对中耳炎的恢复存在影响,此外在饮食上应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苦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