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1057242次收听

语音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才能选择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慢性结肠炎顾名思义是结肠黏膜发生炎症,从病理学而言,肠道会出现黏膜的脱落,黏膜血管会充血、有渗出、有水肿等病理学的变化。
在患者的症状和表现方面,患有慢性结肠炎以后,患者一定会出现大便的改变。不同于正常人每天1到2次排出成形的大便,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其大便出现了性状、形状与次数的改变,比如大便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夹杂脓血、黄色稀水样便、糊状的大便等,这些都是慢性结肠炎大便的表现。
所以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患者而言,首先要明确有没有出现大便的改变;其次在慢性结肠炎的诊断建立以后,要明确导致炎症的一个因素;待明确导致肠炎的病因之后,再进一步的根据病因对结肠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才是有效的、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的方式方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慢性结肠炎会引发什么病吗
慢性结肠炎比较难治疗,平时也会经常的发作,所以在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时候,通常是需要长期的进行药物治疗。结肠炎的好发部位主要是离肛门口非常近,包括乙状结肠以及直肠。平时口服药物可以通过益生菌的药物来进行调理,包括像美常安、思连康、亿活,或者抑菌康等药物,来进行维持,能够帮助肠道内的菌群达到平衡的状态。平时饮食也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平时的生活当中也要注意,要经常的做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通过多方面的调理,也可以达到一个治愈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103208次收听

慢性结肠炎能自愈吗
慢性结肠炎类型很多,轻度感染性自身抗病能力较好,有可能自愈;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慢性结肠炎,需终生用药或手术治疗,无法自愈。
什么是慢性结肠炎
慢性是指起病比较慢,是缓慢的、很长时间的疾病过程。慢性结肠炎的病程需要长时间,超过两个月以上,才能被称之为慢性结肠炎。首先需明确结肠炎的发病部位,肠道分两种类型,一部分叫小肠,其特点是长度较长,另部分叫大肠,而结肠炎的发病部位就属于大肠的其中一部分。粪便经消化管道排出体外,所经过的最后一部分肠道叫做结肠。而慢性结肠炎的发生,就在于这段肠道出现了慢性炎症的改变,并且其病程持续了两个月以上,才能称之为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多种多样,所以必须根据医生不同的诊断和判断,来明确患者慢性结肠炎的发病病因。
语音时长 01:48

2020-03-10

67645次收听

慢性结肠炎会导致腹部疼痛吗
慢性结肠炎会导致腹部出现疼痛的情况,腹痛是结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而且腹痛属于慢性的疼痛,轻重也不同,腹痛的同时还会伴有恶心,发热等等的异常出现。所以要及时的治疗,可以用药治疗,调理情绪与饮食。
慢性结肠炎的症状
慢性结肠炎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等,另外还包括全身症状,比如发热、出现营养障碍,出现消瘦、乏力、低蛋白血症等,严重的可能有贫血,以及关节疼痛,或者皮肤上出现结节红斑,还有皮肤上小的疖肿等。有的慢性结肠炎患者症状比较轻微,只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每天大便3-4次或者可能有5-6次,大便含水量多。个别人可能会有腹痛,但腹痛一般都不会特别剧烈,以隐痛为主。或者有胀痛,有的人会有腹胀、里急后重等。里急后重指病人总是想去卫生间,去了之后又排不了多少,排一点,排完之后觉得还有便意,总是觉得有大便排不干净。主要原因是直肠下段充血水肿,刺激局部感受器以后,病人总是觉得有大便,实际上并不一定有大便,所以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7

59924次收听

02:37
什么是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指结肠炎的起病比较慢,有一个缓慢的、很长时间的疾病过程,只有病程持续了两个月以上的结肠炎,才能被称之为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首先要明确其具体发病部位,结肠炎是指结肠发生了慢性炎症的改变,其发病部位是结肠。结肠是指粪便经消化管道排出体外,所经过的最后一部分肠道。人体的肠道被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小肠,另一类是大肠,而结肠正好属于大肠的其中一部分。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多种多样,所以必须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判断,明确患者慢性结肠炎的发病病因。
02:42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部分患者就诊时不仅主动叙述自己的症状,甚至拿出自己所使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但是对临床医生而言,首先需要进行诊断,明确患者是否患有慢性肠炎的疾病,还是患者仅仅只是肠道功能失调或者是紊乱。其次需要辨认患者所患肠炎的类型,临床上引起慢性结肠炎的原因较多,如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所造成的慢性结肠炎,比如常见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或者是是一些特殊的细菌造成的慢性肠炎,比如肠道的结核等。对于不同原因造成不同类型的慢性结肠炎,临床上需要应用不同的药物来治疗。
02:51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有哪些
慢性结肠炎表现为结肠的炎症,肠道会出现黏膜的脱落,黏膜血管有会充血、有渗出、有水肿等病理学的变化,从而导致患者的大便必定出现改变。正常人每天排便1到2次,且大便成形,而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大便则出现性状、形状与次数的改变,比如大便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夹杂脓血、黄色稀水样便、糊状的大便等症状。所以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而言,首先要明确有没有出现大便的改变;其次在慢性结肠炎的诊断建立以后,明确导致炎症的因素,进而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才是有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02:21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慢性结肠炎,如果是普通的炎症,可以吃整肠生、培菲康、肠胃康等药物。如果比较严重,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就要吃一些特殊的药物,包括美沙拉嗪或柳氮磺比定等专治溃疡性结肠的药物,同时辅助整肠生、裴培康等有益菌来缓解结肠的炎症。如果慢性结肠炎出现急性发作,病人有便血情况,既往是溃疡性结肠炎,要到医院去做肠镜确诊。如果药物无效或者病情特别急特别重,可能需要吃激素的治疗。恢复期,溃疡性结肠炎用美沙拉嗪。如果效果不好,也可能需要用免疫制剂,具体的方案要根据肠镜的表现来决定。
慢性结肠炎严不严重
慢性结肠炎一般来说是一个功能性的,我们才叫它慢性结肠炎。它是要除外一些器质性的病变或者是像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疾病之后,一些慢性的炎症,我们称它为慢性结肠炎。一般这种患者肠镜下我们只看到一些肠道黏膜的充血水肿,并看不到一些其他的特异的病理表现。患者可能会有一些容易慢性腹泻,或者容易肚子疼、一肚子疼就要上厕所这种症状,但是大便也没有黏液,也没有血。只是这种慢性腹泻的症状。肠镜下只是简单的肠道的充血水肿,这种我们称为慢性结肠炎。
语音时长 01:08

2019-11-13

51064次收听

慢性结肠炎有什么药
慢性结肠炎患者可吃调节肠道菌群类药物以及调节胃肠动力药物,改善症状。慢性结肠炎不是很严重的疾病,患者多会有反复性腹泻、腹泻时腹痛等症状存在。对这类情况,可吃调节肠道菌群药物治疗,如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或者是四联活菌。也可吃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慢性结肠炎可以吃中成药,如健脾止泻、清化湿热,都有比较好效果。
语音时长 01:03

2019-11-13

57978次收听

01:44
慢性结肠炎如何治疗
慢性结肠炎不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从结肠镜的检查来说,慢性结肠炎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特别严重的病理表现。只是看到肠道有一些充血水肿或者是轻微的一些糜烂。患者有轻微的腹泻或者是伴有轻微的腹痛这种症状,那么在治疗上一般来说以调节肠道菌群和调节胃肠动力为主。如果是疼痛明显的话,可以给一些止痛的药物。那么也可以选择一些中药、中成药,健脾止泻或是清热利湿;也可以选择服用中药汤剂来辨证治疗,效果都不错。
慢性结肠炎能治愈吗
结肠炎可以分为急性结肠炎和慢性结肠炎,出现慢性结肠炎只要积极进行治疗进行规范治疗,做好日常调整也是可以被治愈的,想要治疗慢性结肠炎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用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用手术的方式解决。
慢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出现慢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的症状各种各样,比较常出现的就是肠炎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肠道症状,拉肚子,便秘,肠出血,恶心,呕吐等等,根据医生的建议好好进行治疗,可以很快恢复过来。
慢性结肠炎症状
慢性结肠炎病症的表现大都一样,又或者有轻微的腹部胀痛感觉的差别,但是都可以通过大便的颜色和状态来辨别是不是慢性结肠炎病。那么慢性结肠炎病症的症状,一般有腹部胀痛、又拉肚子又便秘、大便异样。如果患者有这些症状,就要及时的就医治疗,因为慢性结肠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