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斜视症状

发布时间:2020-03-0560105次收听

语音内容:

小儿斜视在临床当中大多数都没有症状,有因为先天性的疾病导致斜视,会出现视力不良,看东西看不清楚,更严重的就是看不见东西,眼压高,眼睛充血、眼部的疼痛等症状。具体症状跟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
1、先天性的白内障,会造成先天性的斜视,导致孩子的视力不良,看东西不清楚,或者看不见东西。
2、先天性青光眼可能会造成眼压升高,导致眼睛充血、眼部的疼痛等。
3、有是从外观能够看到孩子看东西跟普通人不一样,比如眼睛看事务有内斜、有外斜、有上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17
儿童斜视有哪些临床表现
儿童斜视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斜着头或歪着头斜眼视物,经常眨眼睛,视力出现下降。当斜视发生之后,双眼的视轴不平行,看东西有时可能出现复视,对生活、工作、学习影响就非常大,看东西不能有一个良好清晰的视觉目标。小朋友们往往通过调整自身的角度,调整头的位置,尽量获取一个清晰的、没有复视的角度,所以会出现歪头,脸会向左侧或者右侧转移,甚至会出现抬下颚和收下颚等;也有的小朋友会出现经常眨眼、揉眼睛,和视觉疲劳有关系。
02:18
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斜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轴不平行,有内斜、外斜、垂直斜视、向上或向下偏斜等。斜视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有些斜视是先天发育的解剖异常造成的,眼球的眼位的稳定,实际上是由于眼外肌的张力所稳定的。当肌肉的力量过强或者过弱,或者肌肉生长的位置靠前或者靠后,都有可能导致斜视的发生。其次当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出现问题时,有可能导致视觉的不平衡,发生斜视。再次一些尚未可知的因素,如视觉中枢及神经冲动发放不一致,也会导致斜视。
怎么预防生活中怎么进行斜视
斜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发育的眼病,斜视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眼睛的视力就会永久低下,造成终身视力残疾,诊治斜视的重要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它直接影响斜视的治疗效果。那么,生活中怎么进行斜视的预防?
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斜视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相继的发生了巨大改变,使之现在越多的人们患上了斜视疾病,由于日常的坐姿、站姿等问题的疏忽,而造成在临床当中出现不同的斜视类型,给其患者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那么,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斜视?
斜视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斜视早期症状会出现偏斜、眼球转动不正常,为看清目标,头不自觉的偏斜,易出现视物疲劳、视力模糊、视觉低下。还会导致走路不稳、发育异常等。
02:25
眼睛斜视的原因
斜视原因,第一是由遗传因素造成。另外孩子有先天性高度性远视或者近视,或者高度散光,也会造成后天斜视。另外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因为知觉剥夺,也会形成斜视,叫知觉剥夺性斜视。还有一些孕妇在怀孕期间饮酒、吸烟或者吸毒等,就会造成先天性婴幼儿发育异常,可能也会导致斜视。另外还有一些不明原因的斜视。所以临床中会发现最主要最常见的斜视发病原因,第一就是遗传因素,第二就是先天性的眼病因素和屈光不正因素。
02:36
什么是内斜视和外斜视
内斜视会发现两只眼睛对眼,即斗鸡眼。还有一种斜视就是一只眼睛在关注着你,另外一只眼睛在关注别人,这样的斜视是外斜视。斜视分为内斜视和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眼睛同时看东西的时候,两条光线比作是两条平行线,正常眼睛看到的平行线就是一条平行线。如果看东西的时候,两只眼睛的视觉往前形成交叉,叫内斜视。如果这两条光线出现了分开的情况,就叫做外斜视。这两条平行线可能还会出现上下这种关系,就管它叫做上斜视和下斜视。
02:38
间歇性斜视的症状
斜视分为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和先天性斜视等。共同性斜视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在一部分的共同性外斜视的患者当中,他会在一定时间或一定地点,出现斜视,在另外时间和地点斜视就正常了,这叫做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大多跟多种因素相关,第一个跟调节力相关,有一部分孩子调节力可能比较强,在调节力比较强时就会把斜视状态变为正视状态。另外是神经功能的控制,有的孩子在愣神的时候,或者看向远方的时候,他就出现这种斜视,当注意力集中时,又成为正视状态,这种状态叫做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又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间歇性外斜视。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是什么
患者高度的屈光不正、高度远视造成患者眼睛向内斜视称为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在斜视当中分为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先天性斜视等。在共同性斜视当中,又分为共同性的内斜视和共同性的外斜视。在共同性的内斜视当中,又把分为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几类等。在内斜视的病因当中,有因素是因为孩子高度的屈光不正、高度的远视造成。这种高度的远视会造成非常大的调节力,这种调节力会导致孩子的眼睛向内斜视。当医生给患者散瞳,把患者的调节力去掉的时候,患者的眼位就会到了正常的眼位,斜视消失。还有一部分患者虽然调节力存在,但是调节力比较小,如果用眼镜把这斜视度数完全给改变掉,也就是假设给患者戴上眼镜,患者的斜视度数没有了,的斜视称为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如果还剩一部分,就叫做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如果戴上眼镜之后,斜视没有任何改变,就叫做非调节性内斜视。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05

54110次收听

斜视手术后可能会留疤吗
斜视手术之后会留瘢痕吗?这是所有的手术患者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斜视手术我们是通过在球结膜的位置做一个切口,球结膜究竟是哪个位置呢?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眼珠那个位置上,我们用手推动眼球的时候会发现出现皱褶,这个皱褶我们就叫球结膜,在球结膜上面我们做一个切口,然后再进行眼部肌肉延长或者缩短操作。所以术后的时候我们会把这球结膜进行缝合,在缝合过程当中,我们一般用的都是比较细的线都是显微缝线,我们叫10个0的缝线或者8个0这样的缝线比较细,在缝合的时候往往很少会留有瘢痕。另外因为球结膜具有很强的再生和修复能力,所以我们在临床当中,在早期的时候,虽然患者愈合不是特别好,比方我举个例子来说,有些切口多开了,这种切口多开之后,会发现这个球结膜会裂开一张嘴一样瘢痕。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因为球结膜再生修复的能力特别强,这种切口多开很快就会被修复了。所以在经过一年到两年这段时间的修复,这种瘢痕完全可以修复到,所以斜视手术是不会留有瘢痕的。因为球结膜的再生和修复能力特别强,所以我们虽然在早期会看到眼部手术这种瘢痕的存在,随着时间的延长有的患者可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或者两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发现这种瘢痕会被完全愈合掉了,所以斜视手术是不会留有任何瘢痕的。
语音时长 02:03

2020-03-05

54322次收听

斜视手术多久复发
对于斜视,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后会有复发的现象。斜视手术的复发时间没有一定的标准,短则几个月,长则十几年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患者在手术之后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保养工作,避免斜视的复发。
斜视了怎么办
斜视应尽早治疗。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2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及时治疗,就能帮助孩子纠正眼位、提高视力,为他提供良好的发育条件。反之,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造成弱视,甚至出现看东西重影,没有立体视等不良后果。没有立体视简单说就是没有距离感,对于孩子以后生活、学习甚至择业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发现斜视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做相关检查,切勿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24

2019-12-10

55281次收听

眼睛斜视应该如何处理
斜视的非手术治疗包括治疗可能存在弱视,斜视的光学矫正,药物治疗,视功能的训练。药物治疗主要是散瞳和缩瞳;视功能锻炼,就是指导矫正弱视和双眼视功能的训练;手术治疗就是调整眼肌情况,手术眼的选择多种情况,决定手术肌肉选择的手术时机。斜视可以分为隐性斜视,间歇性斜视,显性斜视,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等等。如果成人的斜视,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斜视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与双眼视觉和眼球运动相关的疾病,儿童期的斜视与弱视和视觉发育密切相关。斜视发生后就应该积极的检查与治疗,因为在早期是药物治疗或者是弱视训练及验光配镜治疗,到了成人以后就是手术治疗,关键还有视力问题,如果视力不好,就是美容的手术。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04

57661次收听

斗鸡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斗鸡眼指的是眼睛中间的瞳孔天生或者人为的朝中间靠拢,看起来就像两只鸡斗架一样,所以称为斗鸡眼也叫内斜视,正常人的双眼就是同一物体,物体分别在双眼视网膜处成像,并在大脑视中枢重叠起来形成图像,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这一个功能叫双眼单视。但是婴幼儿在双眼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刺激,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心而不能注视同一目标,于是产生了斜视。医学上内测斜叫内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在儿童及婴幼儿时期,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屈光不足的儿童需要框架眼镜,应积极的进行弱视治疗和训练,经过上述保守治疗不能完全矫正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取决于斜视的类型及斜视的程度,斜视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才可确诊和治疗。
语音时长 01:43

2019-12-04

61648次收听

眼睛斜视手术危险吗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做完斜视眼手术后,很少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所以眼睛斜视手术并不是很危险的手术。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斜视的情况,使视力最大程度的恢复正常,但是在手术后需要做好护理工作,否则也可能会出现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