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非萎缩性胃炎

发布时间:2018-09-2950489次播放

视频内容:

萎缩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在胃镜下,可以看到黏膜有充血和水肿。糜烂性胃炎,做胃镜往往黏膜有糜烂,包括平坦糜烂和隆起性糜烂。糜烂有出血或者有肚脐样的改变。
萎缩性胃炎镜下会看到有黏膜的变薄,血管下是透见的,或者有肠上皮化生、肠化结节。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做胃镜一般就可以确诊;萎缩性胃炎一定要取病理检查,取一块黏膜的活检,然后在显微镜下看是不是有腺体的萎缩,才能诊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能治好吗
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能治好,它的具体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第一就是在饮食选择上,宜选用富含营养、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以及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第二就是要消除疑虑,调整精神情绪,保持心情乐观、舒畅、平和,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第三,在药物治疗方面,就是要选择抑制胃酸的药物,还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抑制胃酸的药物目前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PPI制剂,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还有目前比较先进的埃索美拉唑。还有就是氢受体拮抗剂,它在临床上作用要亚于质子泵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等。再有就是一些胆汁结合剂,适用于各类胃炎伴有胆汁反流的患者,比如说铝碳酸镁等,这些都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8

62006次收听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好
萎缩性胃炎吃清淡的食物,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及进食刺激性食物。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要暴饮暴食,每餐建议七八分饱就行了。且饮食要按时进食,不吃过冷及过热的食物,避免使用变质腐败的食物。食物要干净,用清水清洗2-3遍,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二、少吃或者是不吃能增加胃负担的食物,比如高脂、油炸、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患者胃酸比较低,可以吃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比如醋,这个就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三、食品要新鲜,并且富有营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铁质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调味品或者食物,比如火锅、麻辣烫等等。四、不要喝咖啡和浓茶。五、萎缩性胃炎除在饮食上控制之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乐观的心态。再有就是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18

57972次收听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如何调理
中医中药采取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对萎缩性胃炎有比较明显的疗效。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分为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寒等不同证型,分别可以采用补气健脾、养胃生津、舒肝和胃、行气活血、温补中药等方法,采取针对性治疗,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类,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现象,有人称之为癌前病变,任其发展可能会出现异形细胞甚至重度异形,最后导致胃癌。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十分重要,西医治疗如果有Hp感染,以杀菌治疗为主,没有Hp感染对症治疗为主,没有特效方法。同时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疗效比较满意。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65304次收听

02:45
萎缩性胃炎如何确诊
萎缩性胃炎一定要建立在胃镜的检查和病理的检查基础之上,才能够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部会出现一些病理的萎缩改变,比如固有腺体数量的减少、黏膜变薄、炎症的改变、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肠化生或者是非典型增生等病理改变。所以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不能仅凭症状就明确萎缩性胃炎。病理学的检查也是其诊断方式之一,在胃镜检查当中,钳一块萎缩组织或怀疑有萎缩病变的组织进行病理学的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有萎缩性胃炎。所以胃镜和病理学的检查,是其诊断必须需要的项目。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有不完全性结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者,不用过于重视。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因为有癌变可能,需要做手术进行切除。再次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除菌治疗、加强黏膜营养、抑制胆汁反流、其他对症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食物
萎缩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胃,平时饮食应清淡,不能吃刺激胃的食物。可以选择粥类,比如山药薏米粥、银耳百合粥等药膳粥调理。另外也可以吃些香蕉,山药来保护胃,常喝酸奶也是调理胃的好方法,最后要注意多补充蛋白及高维生素,可以促进健康。
萎缩性胃炎意思
在门诊当中,有许多患者拿着胃镜报告单过来找医生,问萎缩是怎么回事。其实萎缩顾名思义,老百姓说什么叫萎缩,大的变小了,厚的变薄了,体积逐渐的缩小叫萎缩。年轻貌美的姑娘最后变成了老太太,这也是肌肉和皮肤萎缩的一种现象。在胃里的萎缩主要就是由于胃的黏膜,是从正常的一个厚度变得越来越薄了,所引起的一种现象。我们叫做是萎缩性的胃炎。在医学上,萎缩是由于胃的黏膜上皮腺体的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导致的一种临床病理的综合症。
语音时长 01:18

2019-11-22

64386次收听

02:41
萎缩性胃炎会变胃癌吗
萎缩性胃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癌前疾病。如果萎缩性胃炎不加控制和监测,是有可能发展成为胃癌的。所以平时要重视萎缩性胃炎这种胃部疾病,但是也不用担心。首先,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几率比较小。其次,现在胃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识别技术是非常先进的。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可以定期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胃镜监测,明确胃部的萎缩有没有转变成为胃癌或者是早期胃癌的现象。如果有早期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切除,从而避免成为真正的浸润性的胃癌患者。
01:50
十二指肠溃疡是怎么引起的
十二指肠球溃疡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有可能就没有十二指肠球溃疡,这说明幽门螺旋杆菌是十二指肠球溃疡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十二肠球溃疡跟胃酸分泌过多有关,所以也有人说无酸无溃疡,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也主要是以抑酸为主;第三,药物因素,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比如一些止疼片、芬必得等,还有比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等药物,也可以引起消化性溃疡。所以十二指肠球溃疡的一些病因,主要是药物,还有一些幽门螺旋杆菌。
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浅表性胃炎是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也叫做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也属于慢性胃炎,二者主要是根据病理的检查结果的不同而区分的。萎缩很显然,胃腺体减少,或者被其他的腺体替代,称为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并不是有腺体的减少,主要是在腺上皮有炎症细胞的浸润。浅表性胃炎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因为做胃镜的时候,在胃里的确看到了红斑,或者看见了一些出血点,并不严重,只能归类为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预后非常好。浅表性胃炎也有一类是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建议要积极地根除HP,大多数此类浅表性胃炎预后良好。总体而言,萎缩性胃炎的预后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变化,大多数预后良好。
语音时长 02:01

2019-01-24

62623次收听

03:23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没有特异性。当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表现,比如肚胀,可以吃一些促动力的药、助消化的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了反酸、烧心的症状,而这种情况往往并不是萎缩性胃炎导致,有可能是患者合并了胃食管反流病。这时候在反酸、烧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服用抑酸药保护胃粘膜。萎缩性胃炎没有特效药,没有一吃就好的药。但是有一些中药,比如胃复春、摩罗丹,研究认为这些中药对萎缩性胃炎可能有一定好处,但是由于这类药并没有做大规模的临床实验,仅仅只是中医理论支持阶段。
01:34
萎缩性胃炎能治好吗
萎缩性胃炎不能完全治愈,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高。年纪大的人胃黏膜变薄,腺体减少,容易得萎缩性胃炎,所以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它的症状,其次是防止它癌变。因为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癌前疾病,容易出现癌变,防止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防止出现胃癌是主要的治疗目的,但完全要治好萎缩性胃炎,现在还达不到。
假性幽门化生的病因
假性幽门化生仅见于萎缩性胃炎,化生分为肠腺化生和假性幽门化生,是指胃体粘膜由胃窦粘膜所替代,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称胃窦潜移。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
假性幽门化生的中医诊断
假性幽门化生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因萎缩性胃炎而引起。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主要靠纤维胃镜和胃粘膜活组织病理检查。腺体萎缩后,腺窝可增生延长或有肠上皮化生的表现,粘膜层变厚,此时不能看到粘膜下血管,只见粘膜表面粗糙不平、颗粒或结节,有僵硬感,光泽也有变化。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