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密度增加、透明度降低而造成视觉障碍的一类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可发生退行性改变,即为年龄相关的晶状体混浊,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呈高度透明状态,光线经过晶状体后可以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物体。如果晶状体出现浑浊,则会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无法准确到视网膜上,导致视力下降。若患者存在近视或远视等屈光不正的情况,还可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内水分逐渐增加,也会导致晶状体密度增加、透明度降低,进而影响视力。
临床上一般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初发期、膨胀前期、成熟期等多个时期,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对于早期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持续进展,则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剂等药物改善情况,必要时还需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