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医德佳:痛经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023-09-16 08:30:55
郑州医德佳子宫腺肌症医院
前往主页 »

有一种疼痛,称为“月经痛”。每个女性都需要面对的,每个月总会有几天不舒服的时候,可能是下腹部疼痛、胀感,或者头痛、乏力,甚至腹泻、呕吐、腰酸背痛等症状。

这些都是痛经的症状,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疼!

痛经发生的原因

NO.01 原发性痛经

痛经与疾病无关,是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PG)增多引起的。医学上也称为原发性痛经,大多数痛经都属于原发性痛经。

在原发性痛经中,前列腺素会刺激子宫过度收缩,导致下腹部痉挛疼痛。同时,过度收缩还会导致子宫供血不足,缺氧,刺激疼痛神经元,引起疼痛。交感神经兴奋后,末梢神经释放前列腺素的数量增加。

原发性痛经通常在第一次月经或几个月后首次发作,持续时间为8到72小时,出现在月经前几天或与月经同时发生。

NO.02 继发性痛经由疾病引起

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通过盆腔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通常可以发现继发痛经的原因。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和中年妇女,通常是由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

0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于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如果出现痛经,特别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位置,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的其他部位。

在月经期间,由于腹腔内的经血不能流出导致腹部疼痛。此外,异位的子宫内膜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疼痛逐渐加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是逐渐加重的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和腰骶部,并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

该病患者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到2天出现痛经症状,在月经结束后逐渐缓解。

02 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周期性脱落的子宫内膜不能排出体外的一种疾病,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表现。

子宫腺肌病常见的症状就是痛经。这是因为患者脱落的子宫内膜无法排出体外,只能在子宫肌层积聚。随着月经次数增多,积聚的子宫内膜也会增多,导致痛经越来越重。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月经量增多的现象。子宫腺肌病患者通常在月经期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痛经的症状,并可能持续到月经期后1到2周。

03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该病是由于子宫肌瘤覆盖着子宫内膜,且在宫腔内占据位置,影响经血的排出,导致子宫异常收缩,引起痛经,同时伴有月经量增多和月经周期紊乱。

当子宫肌瘤压迫邻近器官或发生变性、扭转时,会引起剧烈的腹痛。

04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的一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

除了痛经的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月经不规则、下腹部隐痛、腹胀腹泻、排尿频繁和疼痛、腰骶部酸痛和性交痛等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或月经诱发的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可能导致腹痛加剧。

05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又称为盆腔瘀血症,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引起的一种女性内器官疾病。

多发生在25至40岁的经产妇。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患者通常在分娩或流产后的短时间内出现痛经的症状。

这种痛经症状往往在月经来潮前数天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在月经来潮后的一到两天内减轻。

患者除了会出现痛经的症状外,还可出现盆腔坠胀、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月经过多、白带增多、乳房胀痛及膀胱、直肠刺激症状等症状。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