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喘证的中医证型有哪些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什么方法

2023-09-17 18:45:54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 公立
前往主页 »

常见的喘证的中医证型有哪些

中医辨证治疗喘证的效果非常好,因此也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属于风寒壅肺证的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喘息咳逆,胸腹闷胀,呼吸急促,痰多稀薄并带有泡沫,并且颜色发白质地粘稠,同时可伴随着发烧、头痛、恶寒等症状。

喘证是中医对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称呼,包括了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中医认为,喘证可以详细的分为多种类型,发生了喘证的患者应该辨证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喘证的中医证型,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对喘证的防治有所帮助:

1、风寒壅肺证: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喘息咳逆,胸腹闷胀,呼吸急促,痰多稀薄并带有泡沫,并且颜色发白质地粘稠,同时可伴随着发烧、头痛、恶寒等症状,无汗,舌苔表现为白而滑,脉象表现为浮紧。在治疗时应使用的原则是宣肺散寒。

2、表寒肺热证:属于这种类型的喘证患者的症状是喘逆上气,呼吸声音粗重,胸胀或痛,咳而不爽,痰黄粘稠,同时伴随着形寒、身痛、身热、烦闷、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表现为薄白或罩黄、舌边法红,脉象表现为浮数或滑。在治疗时应使用化痰平喘和解表清理的原则。

3、痰热郁肺证:属于这种症候的患者的症状是喘咳气涌,痰多质地粘稠、颜色发黄或者夹有血色,胸部胀痛,同时可伴随着身热有汗、胸中烦闷、口渴而喜冷饮、咽喉干燥、面色发红、便秘、小便赤涩,舌质发红,舌苔薄黄或腻,脉象表现为滑数。在治疗时要使用的原则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4、肾虚不纳证:患者多表现为喘促日久,稍活动身体喘息就会变严重,呼多吸少,汗出肢冷,形瘦神惫,跗肿,面青唇紫,还可出现口干咽燥、面红烦躁、汗出如油等症状,舌苔表现为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象表现为呈弱或者微细。应采用的治疗原则是补肺纳气。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常见的喘证的中医证型了,患者朋友们在治疗时不仅要经过中医辨证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还应该注意做好日常保健措施,尤其要注意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更不能过度劳累,而应该多多休息,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才能加快康复速度。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什么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阴虚火旺。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为基础。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糖和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多吃高纤维类食物。日常生活中多散步和慢跑。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使用胰岛素类药物或其他降血糖药物进行血糖调节。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患者越来越多。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经常食用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且过量饮酒,导致内热损害、阴虚和干热。通常表现为多饮、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那么,中医治疗糖尿病有什么方法呢?

一、食疗法。食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食同源“这一说法在中医学上较为常见。饮食疗法对于治疗糖尿病是不错的选择,且副作用小。中医食疗除了注重营养外,更注重食疗的四气五味和脏腑归经。在具体食疗过程中,应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饮食疗法。如阴虚者多食用枸杞、山药、苦瓜;气虚者多食用茯苓、人参、黄芪、南瓜等。

二、药膳滋补。中医关于人体阴阳平衡的相关理论认为,糖尿病是由于气阴两虚引起的,这会导致肺、胃、肾、脾脏干燥。可以选择药膳进行滋补。比如在煮粥、煲汤、炖肉时适当添加黄芪、三七、当归、茯苓、何首乌、金银花、薏米、人参等比较平和的中药,这些药物具有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清热养阴的功效,做成药用膳食,来治疗糖尿病。

三、外部治疗法。如足浴、熏蒸等外部治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四、中医穴位疗法。穴位针灸也是治疗糖尿病不错的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多进行足部穴位按摩,日常中多锻炼踝关节、趾关节,从而有效改善自身血糖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知识。糖尿病其实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日常中必须保持清淡饮食,尽量避免饮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少吃荤腥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锻炼身体。另外要注意的是,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选取上,尽量选择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

中医诊断有三招 6种疾病最适合

中医在我国渊源流传,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习惯通过中医来治疗疾病。那么,在看中医前就要先做好准备才行。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看中医前需做好的准备都有哪些,让您更正确的看中医,别错过了。

中医诊断的原则

整体审察: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因此,整体观念包括两个内容。

诊法合参:望、闻、问、切四诊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能互相替代。必须四诊并用才能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

病证结合: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6种病症最适合看中医

上述我们了解了中医的一些诊断原则,那么什么疾病适合看中医呢?

1、慢性疾病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综合分析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平衡。因此,中医对肝炎、肾炎、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胃炎、肺气肿、贫血、糖尿病等系统的慢性疾病有相当好的效果。

2、儿童疾患

中医儿科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地诊断病症并对症下药。

3、大病初愈

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失眠、乏力厌食、消化不良、盗汗等体虚症状。采用中药治疗,能较快恢复健康,避免对病症用药的影响。

4、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失调、功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不孕、妇科炎症等妇科疾病宜看中医。

5、有病难诊

许多人自觉身体不适,或部分脏腑出现功能问题,而未形成病,但经各种现代化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气虚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口渴、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

6、疑难杂病

各种肿瘤病人在手术和放化疗后,采用中医治疗可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延长生存期。阳痿、遗精、少精、女性不育等疑难杂病,或一人同患多种疾病情况,中医治疗会取得好疗效。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患者时,亦宜中医药治疗。

健康诊疗
查看全部»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