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直系亲属不能输血

| 1人回答 | 9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直系亲属不能输血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春香
张春香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副主任医师
直系亲属通常不能互相输血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免疫相关并发症,例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是因为来自直系亲属的血液与受血者存在较高的基因相似性,可能导致一些特殊的免疫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在输血前进行严格配型,并遵循安全输血原则。
1、遗传因素的影响
直系亲属之间的遗传基因高度相似,这种基因相似性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是由于来自供血者的白细胞识别受血者的组织为“异己”,从而触发免疫攻击。GVHD虽然罕见,但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为了预防这种风险,血液通常需经过辐照处理以灭活白细胞,避免这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生理和免疫反应
除了GVHD,直系亲属间的输血也可能增加不良免疫反应的风险,例如同种免疫。如果受血者曾怀孕或有某些疾病史,其免疫系统可能对供血者的某些抗原产生免疫记忆,从而导致输血失败或其他免疫副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输血前,通常需要筛选出最适合的供者,而不是优先选择直系亲属。
3、输血安全原则
国家和地区的输血管理规范通常建议避免使用家属血,尤其是直系亲属血液。临床上更提倡使用储备血库的血液,这些血液通过了严格的病毒、细菌筛查以及配型检测,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如果确实需要自体或亲属血输血,医生会进行严格的配型和风险评估,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4、正确面对血液需求的方法
在需要输血时,应积极配合医院的安排,多数情况下,使用血库血液更加安全可靠。如果患者和亲属对于直系亲属输血的风险存疑,可向医生详细咨询相关科学依据和处理方案。如有必要,可为血液进行辐照、白细胞过滤等特殊处理,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输血是一项复杂的医疗过程,与直系亲属互相输血存在潜在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严谨决策。了解和依循正规操作流程,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白血病孩子流鼻血的症状

孩子流鼻血可能是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之一,需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导致流鼻血的可能原因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感染等,治疗需要基于病因采取对症措施。 1血小板减少 白血病会导致骨髓无法正常制造足够的血小板,而血小板是人体止血的重要因素。血小板减少后,即使是轻微的刺激或外伤,也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出血。对此,常采用输注血小板或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如重组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水平。 2凝血功能紊乱 白血病影响正常的凝血因子产生,会引发凝血功能障碍,进一步导致容易流鼻血。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需要结合具体病情,通常使用新鲜冷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同时避免使用影响凝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3贫血导致鼻腔黏膜脆弱 白血病可令血红细胞减少,引发贫血,贫血会使鼻腔黏膜更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补充红细胞、治疗贫血以及使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菠菜是常见的应对方式。还需改善贫血的根本病因,即积极治疗白血病。 4免疫力下降和感染 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受损,容易发生鼻腔感染,导致黏膜充血和炎症,从而出现流鼻血症状。针对感染的治疗可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同时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如保持环境清洁、佩戴口罩等。 白血病孩子流鼻血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查白血病的其他典型表现如贫血、出血点、骨关节痛及反复感染等,并进行全面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以确诊。如果确认为白血病,应尽快接受化疗、放疗甚至骨髓移植等治疗,同时做好营养支持和心理关怀,促进孩子的快速恢复和良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