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胆囊息肉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腹部彩超、增强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这些检查能够评估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以及是否存在恶性风险,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1、腹部彩超
腹部彩超是检测胆囊息肉的首选检查,操作简单、无创且费用较低。通过彩超可以清晰显示胆囊壁的情况、息肉的大小及形态特征。一般来说,直径小于10毫米的小息肉多为良性,但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或伴随胆囊壁增厚,就需要警惕恶性可能。
2、增强CT
增强CT适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息肉性质的患者,尤其当息肉较大大于10毫米或彩超显示可疑恶性特征时,可以帮助更准确地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增强CT还能评估周围脏器是否受累或是否存在转移迹象。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如果经彩超和CT无法明确诊断,MRI或MRCP可以作为补充检查手段。这类检查的成像效果更清晰,可以更精确地显示胆囊息肉的位置、性质,还能够检测胆管是否有其他相关病变。
当发现胆囊息肉后,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建议进行定期随访、药物治疗或必要的手术干预。对于较小的良性息肉,一般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息肉快速增大或者疑似恶性,可能需要考虑胆囊切除术。通过定期检查和医生指导,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减少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