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手腕扭伤怎么恢复

| 1人回答 | 2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腕扭伤怎么恢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奎
叶奎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腕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受伤部位RICE原则来缓解症状,同时根据伤情严重程度采取进一步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1、手腕扭伤的原因
手腕扭伤通常是由外力作用导致手腕过度拉伸或韧带损伤。例如,运动时摔倒、拧腕或搬运重物等都会增加扭伤风险。经常进行重复性动作的职业,如打字员或体力劳动者,也可能由于长期疲劳引发这种情况。了解具体受伤原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处理。
2、初步处理措施—RICE原则
休息Rest:受伤后立即停止手腕活动,避免再次损伤。
冰敷Ice: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手腕,每次约15-20分钟,每两小时一次,可减轻肿胀和防止血液大量流入损伤部位。避免冰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手腕,有助于减少肿胀。不要包得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Elevation:将手腕抬高至高于心脏的高度,促进淋巴液和静脉回流,进一步缓解肿胀。
3、进一步康复方法
如果症状较轻,通常可以通过家庭护理加快恢复。以下方法或技术可以帮助康复:
热敷:在肿胀消失后2-3天,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僵硬感。
物理治疗:伸展或强化手腕的特定运动,如手腕弯曲运动、握力训练,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帮助恢复其灵活度和力量。
支具使用:佩戴手腕护具可以减轻日常活动对手腕造成的压力,减少二次损伤的风险。
4、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案
较重的手腕扭伤可能需要药物或其他干预:
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帮助缓解痛感和炎症。
局部药膏:外用抗炎药膏可局部消肿止痛。
医学影像检查:严重情况需就医拍摄X光或核磁共振,排查骨折或韧带撕裂。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更专业的支具或进行小型手术修复。
轻度手腕扭伤通常可以在2-4周内恢复正常,但较重的损伤可能需要数月康复时间。注意手腕逐渐恢复时不要急于施压,以免复发。若恢复迟缓或症状恶化务必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通常是由于跌倒时手掌着地导致的前臂桡骨远端骨折,且骨折偏向掌侧移位,这种情况有时伴随关节损伤或周围软组织损害。治疗方法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包括非手术固定治疗、闭合复位以及手术内固定等。 1、什么是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及其原因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属于常见类型的骨折,多由外力作用导致,比如手掌着地缓冲跌倒所产生的冲击力传递至桡骨远端,从而发生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主要见于老年人或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时,可能有明显的疼痛、肿胀、畸形,严重的还可能影响手腕的活动功能。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体能衰退以及环境因素如路面湿滑等也会增加骨折风险。 2、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症状与诊断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常会出现患处疼痛、肿胀、压痛,手腕呈现异常角度或畸形,严重时甚至感到麻木,提示可能存在神经损伤。确诊通常通过物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比如X光片可清晰显示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程度,而CT检查更适合发现合并的关节内损伤。这一步至关重要,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如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方法需要依据骨折情况和患者情况具体制定: 1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无移位或移位不严重的病例,采用石膏或夹板固定进行非手术治疗。通常需要固定4-6周,同时进行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闭合复位加石膏固定:若骨折移位明显但没有粉碎性损伤,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将骨骼对齐,再使用石膏固定。 3手术治疗:骨折移位严重或伴随粉碎、神经或血管损伤时,需要手术治疗。常用方法包括钢板内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应定期监测骨折愈合并通过康复训练缓解因长期固定导致的活动受限。 4、骨折后的恢复与日常护理 骨折愈合后,需重视康复训练保持手腕活动灵活性,避免因长期固定引起的僵硬或肌肉萎缩。康复包括从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训练,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握力增强训练。饮食上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患者需避免高负荷运动,以降低再损伤的风险。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需要科学治疗与耐心配合,恢复过程中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十分重要。如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或愈合情况不佳,应及时复诊。通过科学的康复和护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良好的手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