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得了梅毒有哪些症状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了梅毒有哪些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磊
刘磊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1.获得性显性梅毒(1)一期梅毒标志性临床特征是硬下疳。好发部位为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尿道口;大小阴唇、阴蒂、宫颈;肛门、肛管等。也可见于唇、舌、乳房等处。出现硬下疳后1~2周,部分病人出现腹股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可单个也可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痛。(2)二期梅毒以二期梅毒疹为特征,有全身症状,一般在硬下疳消退后相隔一段无症状期再发生。引发多部位损害和多样病灶。侵犯皮肤、黏膜、骨骼、内脏、心血管、神经系统。梅毒进入二期时,梅毒血清学试验几乎100%阳性。全身症状发生在皮疹出现前,发热、头痛、骨关节酸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约50%的病人出现黏膜损害。发生在唇、口腔、扁桃体及咽喉,为黏膜斑或黏膜炎,有渗出物,或发生灰白膜,黏膜红肿。二期神经梅毒多无明显症状,脑脊液异常,脑脊液RPR阳性。可有脑膜炎或脑膜血管症状。(3)三期梅毒1/3的未经治疗的显性TP感染发生三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皮、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树胶样肿常发生在小腿部,为深溃疡形成,萎缩样瘢痕;发生在上额部时,组织坏死,穿孔;发生于鼻中膈者则骨质破坏,形成马鞍鼻;舌部者为穿凿性溃疡;阴道损害为出现溃疡,可形成膀胱阴道漏或直肠阴道漏等。近关节结节是梅毒性纤维瘤缓慢生长的皮下纤维结节,对称性、大小不等、质硬、不活动、不破溃、表皮正常、无炎症、无痛、可自消。心血管梅毒主要侵犯主动脉弓部位,可发生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引起梅毒性心脏病。神经梅毒发生率约10%,可在感染早期或数年、十数年后发生。可无症状,也可发生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脑膜树胶样肿、麻痹性痴呆。2.获得性隐性梅毒后天感染TP后未形成显性梅毒而呈无症状表现,或显性梅毒经一定的活动期后症状暂时消退,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称为隐性(潜伏)梅毒。感染后2年内的称为早期潜伏梅毒;感染后2年以上的称为晚期潜伏梅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后跟脱皮的治疗方法

脚后跟脱皮常见于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根据具体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包括补水保湿、针对性药物治疗以及调整生活习惯。 1、补水保湿 脚后跟脱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皮肤干燥,尤其在秋冬季节或频繁接触含有清洁剂的水后。建议每天使用含尿素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保湿霜,按摩脚后跟至完全吸收,必要时外加一双薄袜子增强保湿效果。每周可进行1-2次温水足浴,加入少量橄榄油或甘油,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2、真菌感染的治疗 如果脱皮伴随瘙痒或出现干裂皮屑,可能是足癣俗称“脚气”引发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如特比萘芬、酮康唑霜或克霉唑霜。涂抹时注意覆盖患处及周围皮肤,坚持使用2-4周以防复发,同时保持脚部干燥,避免汗液积聚。 3、生活习惯调整 长期穿着不透气鞋袜、不当使用工具去角质,也可能导致脚后跟皮肤损伤进而脱皮。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和鞋子,减少汗液浸渍;适度去死皮,每周一次使用柔和的磨砂膏清理,但避免过度用力或频繁操作。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橄榄油,有助于改善角质层状态。 如果脚后跟脱皮持续加重或伴随疼痛、红肿,应尽快就医排除湿疹、银屑病等疾病可能。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有效缓解脚后跟脱皮问题,保护足部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