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肺部有小结节需要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结节性质并制定相应处理方案。可能是炎症、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应根据结节大小、形态及生长变化采取观察、药物治疗或手术等方式积极应对。
1、肺部小结节的潜在原因
肺部小结节是影像学中的常见发现,通常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炎症:肺部感染如结核、肺炎可能导致炎性结节。此类结节通常较小,形态规则,经过抗感染治疗可能会消退。
良性肿瘤:如错构瘤或肺泡腺瘤等,通常生长缓慢,恶变可能性极低。这些结节在影像中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均匀的圆形阴影。
恶性病变:肺癌早期可能表现为小结节。危险信号包括结节边缘模糊、不规则,有毛刺或伴有空洞,需特别警惕。
其他原因:尘肺、肺血管异常或外伤后瘢痕也可能形成小结节。
2、需要采取的检查与评估方法
高分辨率CT:是评估小结节的首选影像检查,可判断其大小、形态、密度和动态变化。
PET-CT:对于高风险的疑似恶性结节,可通过代谢活性评估肿瘤可能性。
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若影像检查无法明确诊断,医生可能选择活检以确定病理结果。
3、应对肺部结节的实际处理方法
观察随访: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无高危特征的小结节,医生通常建议每3~6个月复查CT,动态观察其变化。
药物治疗:若为炎性结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必要时联合使用免疫调节剂。
手术处理:直径超过8毫米或具有恶性特征的结节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如肺部楔形切除、肺叶切除等,术后再结合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辅助治疗。
面对肺部小结节,建议不要恐慌,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按医生建议完成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避免问题恶化的关键,同时定期体检也是预防肺部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