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保持卫生习惯和避免高危行为等方式有效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安全和直接的预防方法,同时还需注意血液及体液传播途径避免感染。
1、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核心措施,建议所有新生儿和未接种过疫苗的高危人群尽早接种。乙肝疫苗通常分为三次接种,第一剂在初次接触医疗时接种,第二剂在1个月后,第三剂在6个月后,确保形成有效抗体。接种疫苗后可提供长时间的免疫力,但部分人群需通过抗体检测判断是否需要加强针。孕妇在分娩时若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婴儿在出生后应尽快接种乙肝疫苗和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以减少母婴传播机会。
2、注意血液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针头等容易导致血液、体液暴露的物品。接受输血、针灸或纹身等操作时,必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器具安全,以避免因不洁针具导致感染。
3、避免高危行为
乙型肝炎还可通过不安全性行为和母婴传播感染。坚持使用安全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对于有感染风险的家庭,应注意定期检查身体,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身边有人确诊为乙型肝炎,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
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注意食品和饮水卫生,可降低乙型肝炎间接传播的可能性。尽量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和水,对公共场所的物品接触要注意消毒和清洁。医疗工作者等高暴露职业人群在工作中应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手套和消毒工作台。
5、定期检查与健康管理
高危人群或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坚持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和病毒指标,确保未发展为肝炎或肝硬化。患者的家属也应进行乙型肝炎抗体检测,确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及时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的感染风险。接种疫苗、控制传播途径以及定期检查是关键步骤。如果您尚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建议尽早联系正规医疗机构咨询接种时间和流程。确保及早采取预防行动,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