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13岁孩子厌学不上学可能与心理、家庭、学校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需要家长和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可以从了解原因入手,结合心理支持、沟通教育,以及必要的行为干预帮助孩子重建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1、心理因素导致的厌学行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绪困扰或心理压力,如自我价值感低、学习压力大、与同学或老师关系紧张,这些都可能导致厌学情绪。家长首先应该与孩子建立真诚的沟通,尝试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感受,避免指责和强迫。同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或心理疏导,帮助孩子释放压力,重建积极心态。
2、家庭关系及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影响深远。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严格,或长期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会导致孩子产生抗拒情绪。建议家长反思教育方式,避免单纯以成绩为核心,更多关注孩子的兴趣、情感和需求。通过亲子互动,如一起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增强家庭的支持作用。
3、学校环境及外部因素
不良的学校氛围、老师的不当教育方式,甚至校园欺凌等,都可能让孩子感到学习环境令人不适,因而抗拒上学。如果是学校方面的问题,家长可与学校老师或校方进行沟通,了解详细情况,并针对性地改善。例如,调整座位、转班或转校,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4、行为干预及逐步适应学习节奏
对于已经产生厌学行为的孩子,不建议采取强制措施让他回归学校,而是可以尝试逐步适应法。例如,先学习短时段知识或非正式课程,培养学习习惯。家长也可以用奖励机制刺激孩子对学习重拾兴趣,比如完成一个小目标后可以获得一个喜欢的活动时间。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将兴趣与学习结合,提升学习的乐趣。
孩子厌学是一种信号,表明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现实或心理的障碍。家长面对这一现象,应保持理性与耐心,通过理解与包容帮助孩子,同时在必要时借助专业的心理支持。家校联合解决问题,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支持与关爱的成长环境是关键。